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标准,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干部人才队伍。
合规、廉洁、诚信、专业是证券行业行稳致远的基础。因此,加强证券经营机构廉洁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廉洁意识,依法依规,诚信执业,是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正因如此,廉洁文化建设需结合行业实际,不断深入探索可行的工作方式和路径。
一、证券行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证监会悉心指导下,行业百余家证券公司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热潮中,认真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证券行业“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此期间,行业仍不时发生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案例,暴露出行业廉洁文化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为此,本文就行业廉洁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
(一)行业监管及自律组织积极推动廉洁文化建设
2018年6月,证监会出台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将廉洁从业情况纳入监管职责,明确行业机构开展廉洁风险防范的要求。2020年3月,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推动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强化廉洁从业意识,坚守廉洁从业底线。除此之外,《证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证券行业诚信准则》《树立证券行业荣辱观的倡议书》等文件的相继发布,引导行业机构和证券从业人员积极践行“五要五不”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不断探索完善诚信管理和声誉自律机制。
(二)证券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情况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共计106证券公司发布了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有13家公司在企业愿景、使命、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明确提出了对廉洁文化或廉洁执业要求,如华西证券提出“扬清正廉洁之气”;世纪证券员工行为操守要求员工廉洁自律;五矿证券廉洁理念为“以法纪为标尺,崇廉尚德,风清气正”。57家公司明确提及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方向,将廉洁与公司文化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约束力和凝聚力;46家公司以行业文化为指引,加强自身廉洁文化建设。各证券公司通过建立健全廉洁风险防控体系,将廉洁从业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了从制度到执行的进一步覆盖。行业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培训、自律意识强化等进一步得到重视。
(三)行业廉洁从业违规案例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发布以来,截至2024年11月,行业涉及廉洁问题的违规案例约132起,涉及证券公司64家,从业人员86人,共暴露出不同问题47类,大致涉及违反外规要求、公司内控制度、个人行为及其他四个方面。其中,公司内控出现问题是导致证券机构违规的主要原因,占比约58%,多数为内控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和不规范。从业人员个人行为违规占比21%,主要表现为违规获取不正当利益、业务人员不当兼职以及违规承诺保本、保收益等。因证券经营机构不遵守外规而导致违规的案例,占比相对较少,约12%,集中表现为公司尽职调查不规范、业务人员不适格以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等。以上违规案例,充分暴露出,证券公司廉洁文化建设若只停留在表面,就容易出现内控失范、从业人员不当追求利益等问题。廉洁文化的缺失,不仅可能为投资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更有甚者会破坏行业声誉,影响行业发展,引发金融风险。
二、当前证券行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上述案例反映出当前行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内控制度不完善。部分证券经营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内控不规范导致廉洁从业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相关违规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二是认识理解不深刻。少部分从业人员对于廉洁从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面对利益诱惑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廉洁意识淡薄,“以利为先,业绩为尊,收益为王”。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违规人员所在机构内部廉洁文化建设缺失,经营管理存在误区,在对员工的引导和教育上有所不足。
三、证券行业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证券行业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和教育手段,提升廉洁理念的传播力和认同感,构建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促进行业长效发展。同时,还要强调在实践中的贯彻落实,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在日常管理、监督和业务流程中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一)党建引领,强机制
做好证券行业廉洁文化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把牢证券行业机构党风及廉洁文化建设方向。坚持党委对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机构内部廉洁文化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廉洁从业管理的引领作用,体现出党的领导和现代公司治理双重优势。完善党建制度体系,落实党建工作要求,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三个层面着力,推进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洁文化底蕴。
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利用好党课、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形式,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以点带面,推动形成廉洁教育浓厚氛围。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制度深度融合,建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廉洁管理机制,如财务制度规范、重要业务审批制度等。健全重点领域的权力运行机制,制定和落实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强化“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的动态管理。
在监督检查方面,要完善惩防并举的监督制度体系,落实廉洁文化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落实日常监督机制,推进以案促改常态化、风险防范制度化、基层监督末梢化。
(二)文化融合,聚共识
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与证券行业机构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将“廉洁”作为企业愿景、使命的一部分。通过文化手册、行为准则以及高层领导的示范作用,将廉洁理念从口号变为日常思维和行为习惯。通过建立长期的培训和互动机制,强化全员对廉洁文化的认知,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与此同时,要注重文化宣传工作的多样性,通过开展形式新颖的文化宣导活动,如廉洁主题沙龙、创意竞赛、漫画和短视频征集等,鼓励员工从不同角度认知廉洁内涵,提升廉洁从业意识,增强文化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企业还可以设计有创意的廉洁文化标识、吉祥物和宣传语,形成独特的视觉符号,助力廉洁文化的传播与渗透。
(三)宣传教育,知红线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廉洁教育是防范廉洁风险的基础,也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培训工作应主要从丰富内容、优化形式和营造氛围上下功夫。
在培训内容方面,廉洁教育不可只着眼行业内,更要结合国家层面的重要指示要求、重要会议精神、重大政策宣传、传统文化传承以及政策教育宣传等,做好行业传导、示范宣传、警示案例等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廉洁文化建设培训内容体系。
在教育形式方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和多样呈现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应用等拓展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参与度,搭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从业人员潜移默化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在学习氛围方面,廉洁教育应与日常工作、生活紧密结合,抓好新员工和关键岗位的关注和教育,充分借助内部宣传墙、公告栏、教育基地、内刊等常规阵地,将廉洁故事、行业模范和经典案例展示出来,形成常态机制,常看常记,常学常新,让廉洁文化成为“可触摸”部分,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代入感。
(四)转变理念,防风险
证券行业机构应转变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坚持稳健原则,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将廉洁情况作为必要考核纳入人员全周期考核当中。对于员工的“选、育、管”要摈弃“业绩为尊”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用人,要严把“入口关”,将道德操守与专业能力列为招聘考核的“双重指标”,多部门合力做好拟用人员背景调查,严防“带病入职”,落实试用管理机制,关注员工实际表现;人员培养避免出现“重业绩技能,轻合规规范”的错误倾向,增加廉洁从业与行为规范学习比重,明确“德才”考评权重,将“德”作为职业发展和薪酬调整的重要依据。
管人,特别要抓好涉及人、财、物等重要岗位的人员管理,规范行为指引和思想教育,定期开展内部检查审计,综合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形成监督合力,对违法违规和行为严重失范的从业人员要做到坚决惩戒,营造“重德行,严惩处”的良好氛围。
(五)压实责任,常贯彻
证券经营机构应肩负起廉洁文化建设和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明确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方案能落地、能执行、能见效。建立覆盖各级人员的廉洁文化责任体系,细化各部门和岗位工作任务,明确各层级的责任人,在重要业务环节和关键岗位上,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良医治未病”,风险防患于未起之时。廉洁文化建设正是行业“行稳致远,进而有为”的良医,灭除失规失范火苗的“防火剂”。
实践中,廉洁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调整工作措施,优化宣传方法。行业发展更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指引,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摒弃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不当思想,共同营造求真务实、踏实敬业、讲良知、守诚信的工作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业绩观,为促进我国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伍航宇、王诗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