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局印发《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关于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审核情况的通报》,对2024年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审核工作进行通报。
据悉,此次2024年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审核工作由省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专班牵头,市县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贵州局监察执法处配合,聘请省内外专家组织实施了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审核工作。
瓦斯专班组织有关专家共577人次对全省所有正常生产建设的309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全覆盖完成审核,其中“原则通过”15处,占比4.86%;“推倒重来”58处,占比18.77%;“补充修改完善”236处,占比76.37%。共提出问题2503条,平均每矿约8条;共提出建议1217条,平均每矿约4条。安顺市、黔南州、毕节市辖区煤矿“推倒重来”比例较高。七星关区、黔西市、纳雍县辖区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编制质量较差。
此次审核中,发现部分煤矿瓦斯治理模式不清晰,有的矿保护层选择和煤层开采顺序不明确、不合理,瓦斯治理模式表述不清。有的矿无“大小三区”划分或划分不明确、不具体;部分煤矿保护层选择不合理,有的矿未表述保护层开采效果考察情况,有的矿开拓和瓦斯治理工程滞后,采、掘、抽规划不平衡;部分煤矿对煤柱留设区域掌握不清。
部分煤矿未做到保护层规模化、连续性开采,在开采被保护层时,对保护层煤柱留设区域的应力集中情况未进行分析,未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措施;部分煤矿瓦斯抽采巷层位布置不合理。对保护层开采时如何布置瓦斯治理巷道抽采掘进条带区域煤层瓦斯和抽采上下邻近层卸压瓦斯技术路线不明确;大多数煤矿未连续抽采邻近层卸压瓦斯。大多数矿开采保护层时仍仅采取在工作面两巷施工穿层钻孔抽采邻近煤层卸压瓦斯,有的矿未制定邻近层卸压瓦斯抽采方案;矿井瓦斯治理基本参数测定不齐全。
贵州局要求,各煤矿企业要按照审核意见相关要求,结合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及时修订完善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方案,形成一套相对固定且行之有效的瓦斯治理模式,着力构建“一件事”全链条瓦斯治理格局,切实做到“换老板不换治理思路、换人员不换治理模式”,严格按照编制完善的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实施瓦斯治理工程,推进煤矿企业形成“大三区+小三区”联动瓦斯治理格局。
各煤矿企业要树牢“今天的保护层就是明天的产量”理念,凡是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开采保护层,严格按照保护层选择原则选择无突出危险或突出危险性较弱的煤层作为首选保护层。未开采保护层的煤矿、新开掘的采掘工作面一律转入保护层开采,并做到保护层连续性、规模化开采。
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加强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查清开采影响范围内地质构造、煤柱留设应力集中区及瓦斯富集区情况,清晰标柱开采煤层煤柱及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及时进行分析论证,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措施。要合理选择瓦斯抽采巷层位,强化邻近层卸压瓦斯连续抽采,加大煤层瓦斯参数测定,加大瓦斯治理的科研投入。
此外,要全面分析矿井年度采场安排,规范编制年度瓦斯综合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科学进行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提高瓦斯综合治理措施的超前性、科学性、有效性。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将瓦斯治理模式不清晰、保护层选择不合理、煤柱留设范围掌握不清、瓦斯抽采巷层位布置不合理等煤矿纳入日常监察、监管重点检查内容,对未按照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开展瓦斯治理工作的煤矿要依法依规从严处置。(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