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无言,实干无声。回顾2024年,贵阳市花溪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不移落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紧扣“一城一副四区”城市定位,深入实施工业强区、创新兴区、生态立区、文旅活区“四大战略”,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年伊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号角在全省吹响。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产业发展步履铿锵,招商引资热潮涌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脉动令人振奋。
目标已明确,号角已吹响。当前,花溪区正紧盯目标发力,迅速掀起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热潮,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引资、抓项目建设,一座项目发展好、产业发展优、招引优势强的“磁力场”正在崛起。
花溪工业园区。栗鹏飞 摄
“一主一特” 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2024年,花溪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迎来新进展:首款“花溪”牌预包装牛肉粉产品上市,花溪牛肉粉线上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2022年,花溪区明晰产业发展思路——将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工程,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区”之路,大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一特”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作为花溪区特色美食的代表,牛肉粉成为其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规划版图上的重要一环。此后,围绕花溪牛肉粉产业化发展,系列“硬核实招”不断推出。
以产业化思维做强地方特色食品,花溪区成立了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专业化生产的中央厨房,与贵州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化合作提升技术,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电商双线布局,逐步扩大牛肉粉品牌市场规模。
一年孕育,两年沉淀,三年起势。目前,花溪区国营花溪牛肉粉店已增至6家,推出5款不同口味的预包装产品,开启从“一碗粉”向一个产业的转变。
产业发展蓬勃起势,花溪区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定位,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主导产业迅猛发展,特色产业稳步前进,释放出强大发展动能。
2024年9月,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正式开园。作为贵阳贵安唯一的定点表面处理园区,该园区以服务贵阳贵安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装备制造、五金卫浴、文旅饰品等产业表面处理配套企业为主,立足贵阳贵安、辐射贵州及周边区域,打造贵阳贵安表面处理产业集聚示范区。
开园以来,园区始终以产业链思维、精细化服务赋能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集聚,目前与9家企业完成签约,已租赁标准厂房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全部投产后年营收预计超4亿元,产生税收1200万元以上。
“2025年我们要主动‘走出去’。”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招商部部长李硕表示,园区将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优势产业对接,围绕电镀行业上下游中的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加强产业链配套企业招引,推进“表面处理产业招商大提升”。
贵州格智万物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工人正在打包。朱迪 摄
项目冲刺 汇聚发展强劲动能
岁末年初,花溪区项目建设热潮奔涌。在花溪工业园四期3-1号地块标房项目施工现场,200余名工人穿梭于各角落,以“满弓”状态拉满冲刺“进度条”。
“项目主体建设、外墙漆、门窗安装、电力消防管网安装等工程已完成,我们正组织人员对室外环境和室内装修进行收尾作业。”项目业主方贵阳花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服务部经理彭应永介绍,该项目建筑面积10.25万平方米,涉及4栋6层标准厂房建设,已吸引9家企业意向入驻,预计在今年4月完成消防验收并投入使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标准化厂房项目,正在成为不断吸引企业汇聚、提升产业园区集聚功能的重要载体。
过去一年,花溪区坚持项目为大、项目为重、项目为王,聚焦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做大项目总量、优化项目存量、提升项目质量,赋能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项目源于谋划。该区结合“一城一副四区”城市定位、“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定位、民生短板等导向,分级分领域精准谋划项目,在2024年围绕四化+两类基础设施共6大领域谋划储备项目135个、总投资259.89亿元。
加强政府投资引导,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推动获得国债资金的8个项目顺利完工,推动10个民间投资项目开工入库。
坚持高位统筹,构建明晰的责任落实体系,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工作机制,由六大领域分管区领导领衔推动141个项目建设。狠抓投资、争资、引资、融资、管资“五资”联动,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四化”基金等资金投向,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用出效益来。
同时,紧盯项目“管”与“用”,围绕项目手续、资金、形象进度,提升项目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抓好投转固、效果评价等环节,有效发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
战鼓催征,发展热潮奔涌不息。一批又一批固根本、利长远、强支撑的项目如火如荼地推进,在花溪形成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强大气场。
花溪区特色食品产业基地。朱迪 摄
招链引群 风劲潮涌逐浪前行
翻开花溪区2024年的招商动态,鼓点密集、步履匆匆。
主要领导赴外招商19次;部门(国企)联动开展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40余次;选派5名干部远赴北京、上海等地驻点招商;全力攻坚表面处理产业基地等重点标房,引进多个标房项目……
主要领导“挂帅上阵”,全区上下千方百计找线索、全力以赴谈项目,招商引资开启“全速模式”。
政府释放出强烈信号,极大提振企业投资兴业的信心。考虑到花溪区便利的交通、毗邻高校的丰富人才资源,贵州兔喜生活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历经多次考察后,选择将企业迁至该区,将其作为开拓西南市场的中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贵州兔喜生活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姜军表示,兔喜生活主要以线下门店为根基,打造“快递包裹+社区零售”的经营模式,探索驿站的全新形态。“立足花溪这块‘阵地’,我们要发挥供应链的优势,吸引合作企业聚集,为其提供包括仓储、生产、运输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打造以兔喜为核心的上下产业链条。”
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花溪区积极构建一盘棋招商格局,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循环经济、文旅商贸等板块发力,完善工作机制,拓宽招商路径,落实服务保障,掀起大抓招商的干事热潮。
健全招商工作机制,紧盯全过程规范招商出台政策措施,完善招商项目招、落、服全生命周期管理。发挥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花溪区特色食品产业园等园区以及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多维度推进招商工作,全领域深化招大引强。
强化全要素服务保障,完善要素配置、厂房供应、政策加持、资源配置,擦亮“贵人服务·溪心办”品牌,为招商项目做好代办服务,夯实企业发展“土壤”,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花溪招商的“金字招牌”。
2024年,花溪区围绕主导产业板块新签约引进17个项目,聚焦特色产业板块新签约引进4个项目,聚焦循环经济板块引进5600万元贵州资源循环再利用静脉产业园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项目(二期)项目,聚焦文旅商贸板块新签约引进30个项目。
■ 亮点
生态特色产业提速
走进贵州格智万物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忙个不停。杀菌、装罐……经过10多道生产工序后,新鲜出炉的刺梨原汁产品沿着传送带源源不断运至包装车间,工人们忙着将瓶装刺梨汁喷码、装箱。
每年的8月至9月,是刺梨鲜果的上市季。刺梨汁生产企业会集中进行鲜果压榨,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运送进冷库保存,再结合市场需求,分批量将冷藏保存的刺梨原汁进行分装和灌装。
格智食品副总经理、运营总监王丹介绍,目前企业还处于试生产期,刺梨饮品车间日均生产量保持在3吨至4吨,包括瓶装、自立袋、盒中袋3条灌装线,“待生产线全线开启后,刺梨饮品的日均产量能达到10吨至15吨”。
作为入驻花溪区特色食品产业基地一期的首家企业,自2024年6月进场改造车间以来,格智食品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当年10月车间建设完工,11月正式开启试生产。从签约到入驻,当地政府高效贴心的服务,给王丹留下深刻印象。
“落地花溪区前,我们曾考察过多个园区,但花溪区招商优惠政策以及满满的诚意,最终打动了我们。”王丹表示,项目落地以来,花溪区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对接,从手续办理到厂房改造提供全流程服务,“有任何需求他们都随叫随到,让我们非常安心”。
随着生产运行逐步走上正轨,格智食品开始将重点放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上,“我们正在与东南亚的客商对接洽谈,将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推动生产线智能化提升,力争今年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2022年,花溪区明确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发展路径。同年8月,该区在花溪大学城、青岩古镇、省游客集散中心的核心区域规划了花溪特色食品产业基地,由贵阳花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招商,主要围绕调味品、休闲食品、饮品招引企业,加快打造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集聚区。
“基地拟分三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项目在2024年实现竣工投产并且完成了全部招商工作。”贵阳花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服务部经理彭应永介绍,基地目前已引进了兔喜生活食品产业集群、格智万物大健康食品等4个项目,4.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被“消化”完毕。
当前,除了已开启试生产的格智食品外,其他企业入驻及生产准备工作正在加快,预计所有项目将在今年7月前实现全部投产运营,满产后预计能实现年产值1.2亿元,年贡献税收500万元,带动就业280人。
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
创优服务 护航产业集聚发展
冬日寒风彻骨,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的贵州联航共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却热度十足。除油、酸洗……停不下来的机器轰鸣声中,镀前处理生产线的工人们在岗位上铆足干劲、加紧作业。
“戴好口罩,注意安全。”该公司技术员王健仔细巡视每道工序,叮嘱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这条生产线的工序很关键,主要为其他5条生产线产品进行镀前处理,其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等,使镀层与基体能牢固结合”。
贵州联航共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航空航天等高尖科技组件产品的电镀加工,是主要服务于贵州航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自2023年入驻园区以来,历经一年多的生产线设计、建设、调试,目前6条生产线均已开启小批量试生产。
生产逐步走上正轨,该公司高级工程师何玉均感慨不已,“多亏有园区的完善配套及精细服务,从落地到投产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一路走来才能这么顺利”。
何玉均介绍,在入驻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前,该公司电镀业务主要靠对外委托加工,生产、运输等环节都容易产生问题,关键技术面临着“卡脖子”风险。入驻园区后,该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关键业务不再受制于人。
作为目前全省统一规划、贵阳贵安规模最大且唯一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表面处理集中处理中心,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自投用以来,始终将企业需求放在首位,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从生产到生活全方位为企业保驾护航。
考虑到表面处理企业生产的特殊性,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建设了一座日均处理量为6000立方米的立体式污水处理厂,设置12条废水收集传输处理系统,对企业生产废水进行分质分类收集、集中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除了可共享的先进废水处理设施,我们还规划建设了甲类、丙类危化品仓库、危废暂存仓库,可提供危险化学品仓储、采购和配送等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时间。”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运营管理部部长肖军介绍,园区食堂、超市、员工宿舍等配套都在逐步完善。“企业从生产线的设计、安装、调试到生产乃至员工生活方面的需求,我们都尽最大努力予以满足,全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护航产业集聚发展。”(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