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新”力、育“新”能、壮“新”势。
新年伊始,走进位于贵州省黔西南鲁屯镇的晖阳(贵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晖阳公司”),形貌分析、颗粒度检测、容量测试……实验员每天重复着数百次电池性能检测工作。
即使身处偏远地区,也要有善于科创、勇于赶超的斗志。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技术驱动型科创企业,晖阳公司一边“狂卷技术”,一边“爆破需求”。2021年成立至今,公司已拥有专利授权29项,近两年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专利技术跻身我国十一大负极材料供应商之列,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头部企业的量产供货商。
走上发展快车道,对晖阳公司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
“今年的订单量较去年翻倍,高兴之余我们也发愁。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科研人才招揽等投入剧增,公司资金周转陷入紧张,加之公司成立时间短,家底较弱,融资较难,幸而建行在关键时刻伸出援助之手,各项目才得以顺利推进。”晖阳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黔西南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迫切需要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驱动地方经济后发赶超。建行黔西南分行躬身入局,立足区域实际主动作为,聚焦科创企业发展痛点多次走访调研,详细分析企业经营模式、上下游客户情况以及核心竞争力,充分做好风险缓释措施,第一时间为其注入资金支持,截止日前,已累计为晖阳公司提供固定资产贷款3亿元,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为企业在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注入了强大的金融动能。
“技术与资金双轮驱动,公司的发展未来可期。”公司负责人说。在金融“活水”的滋润下,晖阳公司撒下的“科创种子”正在黔西南的“山间沃土”中生根发芽。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