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市以“五个狠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2/21 19:09:33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黔西市以“五个狠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字体:

  2024年以来,黔西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五个狠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档升级,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狠抓创建载体建设。黔西市按照“1+1+3+7+11”的工作思路,将化屋、观音洞、党校等融入毕节“双5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示范廊带建设,建成杜鹃湖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1个,完成行政中心、化屋村、丘林村3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建设,建成图书馆、化屋、象祠等7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7进”为基础,推进创建工作向景区、景点、街区、公园等延伸,建成锦绣街道、大关盐号等11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通过载体建设,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让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狠抓理论学习培训。黔西市汇聚统一战线工作力量,积极争取民建贵州省委支持,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专题培训班1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校(社会主义学校)培训内容,全年开展培训10个班次,培训科级干部等528人次。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宣讲座谈会,成立黔西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顾问组,邀请专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分管负责人参加讲座。组建“花都红石榴”宣讲团,深入机关、乡镇、村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对“铸牢”的知晓率。

  狠抓创建宣传教育。黔西市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化屋村党支部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引导干部群众广泛关注“道中华”微信公众号,在黔西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专栏,在“黔西发布”微信公众号适时更新创建工作信息。在高速公路、旅游公路沿线及景区景点、主城区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开展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专场文艺演出,将创建工作融入首届“水西论象”系列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物无声融入各族群众文化生活。

  狠抓工作责任落实。黔西市根据新修订的测评指标,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方案,对创建工作任务逐条逐项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对创建重点工作以子方案形式形成“1+3”推进方案,细化“10个1”示范点建设内容、“9个1”创建宣传内容工作清单。黔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加强创建工作日常调度,针对性、清单化推进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狠抓创建品牌塑造。黔西市立足“乌江秘境・花都黔西”的城市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创建工作融入首届贵州牛肉粉文化旅游季和“毕燃凉・自然嗨”火把节等系列活动,将“好生活・在黔西”办成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深受各族群众青睐的文化品牌。开展民族团结巡游、民族团结进步书画摄影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汇演及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塑造“民族团结心向党・花开黔西石榴红”创建工作品牌。不断总结提炼创建经验,形成“五项行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档升级”“五化同步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四美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1+1+N’构建互嵌式融合社区”等创建经验,创建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