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车K4418车辆乘务员,列尾号198016连接成功,请确认机车号。”
“列尾号198016连接成功,显示机车号,HXD3C-0983。”
“HXD3C-0983显示正确。”
2月22日中午,贵阳站内,引擎低鸣,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贵阳机务段司机姜万佳与贵阳车辆段车辆乘务员姜万磊正在做发车前的准备,这是2025年春运的最后一趟临客列车,也是这对铁路双胞胎入路八年来首次同车值乘。
姜万佳专注操纵机车。(刘成 摄)
试风完毕,出站信号开放,姜万佳轻轻向前推动机车牵引手柄,K4418次列车如长龙般滑出站台,沿沪昆东线向上海南站驶去。这趟历时20小时、跨越18个站点的旅程,是今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贵州片区春运的收官之战。
平日里,哥哥姜万磊是贵阳车辆段的“车厢医生”,专治通风器卡滞、脚梯变形等“疑难杂症”;弟弟姜万佳则是穿梭在沪昆东线上的“驯龙高手”,将货物准时送达。尽管同属铁路系统,但“火车头和车厢始终没能连挂到一块”。直到春运最后一趟临客,对讲机里终于传来熟悉的声音:
“最后一趟了,一定要确保安全。”
“收到,司机明白!”
听到哥哥叮嘱,姜万佳下意识挺直腰板,紧握大闸。此刻,他牵引的不再是冰冷的集装箱,而是18节载满逐梦前行旅客的车厢。
K4418次满载旅客。(洪应龙 摄)
车轮滚滚,风声呼过,窗外的田野与村庄美景不断变换……
司机室内,姜万佳不时确认机车各仪表状态,紧盯列车运行前方,随时根据线路条件及时调整手柄位置。
“运行线路、使用的机车操纵方法和平时差不多,和货运列车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旅客列车追求极致的平稳。春运期间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旅客不被热水烫伤,不被行李架上掉落的行李砸中。总之,就是要做到车起客不知,车停客不晓。”姜万佳说。
姜万磊在检查车辆设备。(刘成 摄)
车厢内,每隔一段时间,姜万磊都要挤过拥挤的人群,拿开堆在电器旁边的行李箱,检查每一节车辆顶棚的锁扣是否锁闭良好,集便器、电茶炉工作是否正常……途经镇远站,旅客们纷纷赞叹古镇的壮观,表示此等景观是只有乘坐绿皮火车才有的待遇。
20点46分,在兄弟俩的默契配合下,列车安全、准时驶入怀化站。姜万磊完成最后一轮设备复查,姜万佳将手柄推回零位。兄弟俩在月台相遇,两张相似的脸庞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次日,兄弟二人在月台上合照。(刘成 摄)
春运大潮退去,铁轨依旧延伸。这对双胞胎的故事,不正是中国铁路的缩影吗?无数个“车头”与“车尾”,用各自的坚守连缀成绵延万里的安全弧线。(洪应龙)
兄弟俩儿时的合照。(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