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四套组合拳”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2/24 17:43:34
来源:铜仁市委组织部

贵州铜仁:“四套组合拳”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

字体:

  近年来,铜仁市坚持把建强村干部队伍作为“强双基”的关键举措,通过打好培养锻炼、待遇保障、减负松绑、政治激励“组合拳”,切实增强村干部岗位吸引力,激励村干部想担当、善担当、真担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打好培养锻炼“组合拳”,让村干部量足质优

  一是“百人跟岗”长见识。深入实施村干部“百人跟岗”行动,采取个人报名、组织推荐、择优比选的方式,每年精准选派村干部全脱产、分批次赴省内外先进村跟岗学习,严格落实生活补助、交通费用、人身意外保险等,让村干部安心长见识、增才干、引项目。截至目前,共推选36名村干部赴省内市(州)、100名在市内跨县、60名赴东莞跟岗学习,促进签订结对共建协议78个,与3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二是“千人培育”提能力。深入实施“千人培育”行动,在市内高校开设“乡村振兴专干班”,针对性设置专业和课程,强化课中实训、跟岗实践、顶岗实习,定制培养1000名乡村振兴综合实用型人才,毕业后分配到村工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进行重点培养。截至目前,已招生培养440名学生,多名专干班学员在国家、省举办的农业实用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91名毕业生分配到村工作。

  三是“万人培训”强素质。深入实施“万人培训”行动,按照“市级重点培训、区县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模式,用好市县乡三级党校主阵地,分级分类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开设基层党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管理、基层治理等课程,全覆盖轮训村干部、村级后备力量,并对后备力量开展“2+1”结对帮带,设置支部书记“助理”、产业“协管员”等岗位定向锻炼,蓄足村干部源头活水。2024年,培训59班次14364人,全市储备农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6321名。

  打好待遇保障“组合拳”,让村干部干劲十足

  一是在岗有报酬。严格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345”保障标准,建立“基本报酬+绩效奖金+任期补贴+养老保险+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的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差异化定级制度,并将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截至目前,村“三职”干部月报酬达到3450元/月以上,“一肩挑”的月报酬达到4485元/月以上。

  二是干好有奖励。鼓励村干部、村民通过资金、资源、技术等评估量化入股,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对参与村集体经济产业管护、技术指导等且作出贡献的村干部,按规定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资金奖励。如,2024年,万山区用村集体经济收益奖励村干部58人32.56万元,沿河县兑现村干部入股分红及绩效奖励资金70.67万元。

  三是离任有保障。建立村(社区)干部荣退机制,通过发放红色礼包、颁发“离任证书”等方式,增强卸任村干部的政治荣誉感、组织归属感、生活幸福感。严格落实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在元旦春节、政治生日等时间节点对生活困难离任村干部开展走访慰问,传递组织的关爱和温暖。2024年,走访慰问困难离任村干部1600余人。

  打好减负松绑“组合拳”,让村干部轻装上阵

  一是细化履职清单。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要点和任务清单,完善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清单,严格按照“4块标牌+2处标识”原则推动牌子摘除、职能精简,有效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2024年,全市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4557块、整合内部标识7132块、规范村(社区)证明事项12类。

  二是优化考核方式。精简整合面向村级组织的微信工作群、政务APP等,实行涉村(社区)经济类指标数据“一张表”平台规范采集。建立基层减负观测点,通过“排队抓尾”方式统筹对村(社区)开展考核,不单独设立考核指标,让村级组织有更多精力谋发展、抓落实、优治理。

  三是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不合格村干部停职待岗处理机制,将敷衍塞责、违规违纪等15种情形纳入不合格村干部停职待岗处理,推动村干部“能上能下”,2024年,调整不胜任现职村党组织书记8名。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具体化,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村干部鼓劲撑腰,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打好政治激励“组合拳”,让村干部有为有位

  一是注重公开招考。制定《铜仁市专业化管理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试行)》,加大优秀村干部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力度,2024年,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6名,公开招聘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32名,选聘城市社区工作者578名。

  二是畅通晋升渠道。出台《铜仁市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实施细则》,按程序常态化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让村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截至目前,全市享受副科级经济待遇村干部112人,提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11人。

  三是强化表彰激励。坚持在“两优一先”评比中向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倾斜,优先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的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2024年,37名村干部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或“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张伟 郭宇)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