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聚民心 砥砺奋进促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2/26 17:00:03
来源:紫云县融媒体中心

守正创新聚民心 砥砺奋进促发展

字体:

守正创新聚民心 砥砺奋进促发展

——紫云自治县2024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2024年,紫云自治县紧紧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主线,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守正创新、深耕细作,以理论武装、宣传引导、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文艺事业为抓手,推动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深走实,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这一年,紫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用一场场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深入人心、浸润心田;用一则则宣传报道反映出紫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可喜成绩;用一次次文明创建活动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用一个个文化项目让紫云文脉赓续,激活文化振兴内生动力。这一年,紫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呈现新气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紫云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高举理论旗帜 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一年来,紫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统筹做好理论学习、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紫云大地。

紫云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会召开。(肖亚洲 摄)

  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紫云自治县通过强化示范引领、举办专题轮训班、开展效果评估,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2024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开展集中学习16同时,按照分级分类原则,在全县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效果评估40次。全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奋斗激情更加饱满。

紫云县委宣讲团在县教育系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肖亚洲 摄)

  抓宣讲实效,理论“飞入百姓家”。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领导干部带头讲”“县委宣讲团集中讲”“系统领域分类讲”“理论宣传二人讲”等方式,结合紫云生动实践,用接地气、暖人心、受欢迎的语言,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医院、学校、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207场,受众14600余人。同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作用将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理论武装和实践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党日、警示教育等活动108场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宣传出新出彩 壮大舆论声势

  一年来,紫云自治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持续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着力构建“全媒传播+精品创作+外宣联动”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能量强劲、声量充沛的良好舆论环境。

  融媒矩阵释放传播合力。2024年,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发布《紫云新闻》253571条,“亚鲁紫云”公众号推文1692条次、“视频号”推送视频725条次,“今日紫云”App推文2294条次,“紫云融媒体中心”抖音号推送视频124条次,全方位、多角度传播紫云好声音。

《来贵州上春山广州医生为紫云代言》登上贵州新闻联播

  主题宣传深耕地方特色。紫云自治县聚焦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等重点工作,分阶段、分主题加强策划报道,采编制作的《来贵州上春山广州医生为紫云代言》在新华网首页推送,首日播放量46.8万,20条次报道在央视各频道播出,22条次报道在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播出,178条次报道在安顺市电视台播出,宣传报道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宣传报道深度得到不断拓展。

原创短视频《紫云刺绣》获贵州山居·乡愁记忆推送 

  外宣精准谋划实力出圈。创新融媒体宣传手段和形式,将短视频、图文、海报、长图、H5、移动直播等,融合运用到新闻报道全过程,推出《紫云刺绣》等原创短视频、短剧457,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活动直播3场,“健康紫云大讲堂”直播栏目播出7期,在中央级网站新媒体刊发稿件373条次,省级媒体刊发稿件1614,市级媒体刊发稿件915,宣传热度不断增强。

  提升文明成色 涵养时代新风

  一年来,紫云自治县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弘扬时代精神、倡树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群众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

  紫云自治县新一轮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动员部署暨2024年第二季度创建工作推进会。(伍涛摄)

  城市创文提质增效。全年召开文明城市创建相关会议6次,县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汇报。以《贵州省文明城市测评标准》为行动指南,扎实抓好农贸市场、社区小区、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下发整改提示103期,反馈问题4700余个文明城市创建取得实效。  

紫云自治县举办“童心向党·强国有我—小桔灯”千人诵读活动。(伍涛 摄)

  文明实践润泽民心。紫云自治县积极推荐身边好人线索,向市精神文明办推荐全国文明单位2家、全国文明村2个、全国文明家庭1个、身边好人18名。组织开展“三月三”“四月八”等主题示范活动8次,“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60余场次,持续加强文明网建设,在紫云文明网推文570余篇、文明紫云公众号推文690余篇,贵州文明网和微信公众号采用稿件、图片和音视频40条次,安顺文明网与文明安顺综合整理或采用104条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形式各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近5000场次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移风易俗破立并举。紫云自治县印发推进移风易俗“八个一”工作方案、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试行,组织县城区和乡镇中大型餐饮店签订坚决抵制滥办酒席承诺书,全县劝导滥办酒席100余起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文化繁荣发展 赓续紫云文脉

  一年来,紫云自治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2024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紫云红红火火过大年新春文艺节目展演。(伍涛 摄) 

  文化惠民暖人心。紫云自治县以文化惠民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三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163场,推进文化文艺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等“七进”活动走深走实。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为主线,广泛开展紫云自治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展“五峰杯”足球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编导评书作品《拯救我的驻村兄弟》参加2024年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分别荣获文学创作奖、优秀奖,文艺创作成果丰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出版《仁者寿—紫云文物古迹拓片集》

  文化传承开新局。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方面,紫云自治县持续做好全县现存摩崖石刻、古宅牌坊、岩画等古迹调查拓片,出版《仁者寿——紫云文物古迹拓片集》,推动文物保护传承取得新进展。同时,利用各级融媒体平台开设“文化紫云”“文墨紫云”专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大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坝羊锅厂红军标语遗址的配套设施建设。  

2024年紫云第三届布依族秋桥文化节文艺汇演。(于以迁 摄)

  遗产保护结硕果。紫云自治县完成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申报《布依族粑棒簸箕舞》等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苗族芦笙舞》等4项非遗项目报送工作,拍摄制作非遗申报宣传视频4个,采集《苗族民歌》等4项非遗项目第一手素材超100G。紫云自治县整体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健全乡镇街道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台账,完善全县文化遗产资源统计,加大文物普查、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紫云历史文物等宣传。

  

2024年紫云第三十六届“五峰杯”足球赛现场。(王凯俊 摄)

  文旅融合促振兴。紫云自治县积极融入一流旅游城市建设,“游格凸·逛印山·漂翠河·沐温泉”的特色旅游线路不断丰富黄鹤营温泉成功获评银汤级温泉度假地,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海上·非遗摄影团队聚焦紫云“民俗风”创作的非遗写实图像在上海展出,攀岩节、布依族秋桥文化节等文化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推动紫云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添上新动能。

“海上·非遗”团队定格紫云非遗图像在上海展出

  潮涌大江千帆竞,奋楫逐浪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紫云自治县将以“七个着力”为指引,持续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把发展强音奏得更响,把文化使命担得更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紫云篇章凝聚磅礴精神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