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共育同心“石榴籽” 浇灌民族团结花——“民博开学第一课·我们都是中国的孩子”教育活动侧记-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2/26 15:51:11
来源:贵州省民宗委

共育同心“石榴籽” 浇灌民族团结花——“民博开学第一课·我们都是中国的孩子”教育活动侧记

字体:

0:00
/0:00

  2月24日,由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观山湖区民宗局、贵阳市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共同主办的“民博开学第一课·我们都是中国的孩子”主题教育活动在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举行,通过主题讲座为6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精神盛宴。

  “当文物走出展柜,当历史跃出课本,文化传承便有了更生动的载体。”贵州民族文化宫副主任、副馆长马丽亚以《我们都是中国的孩子》为主题,围绕“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五个维度,通过多媒体历史影像与民族文物数字复原的形式,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脉络具象呈现。

  “听了这次主题讲座,我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学生陈雅雯说。

  “本次活动加强了学生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玛依拉·尼亚孜别克说。

  “这不仅是‘开学第一课’,更是持续全年的文化浸润工程。”观山湖区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卓君介绍,后续将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巡回展、线上文物微课堂、跨区域学校结对等系列举措,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观山湖区还将成立“石榴籽”教育工作室,围绕做好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在社会上营造“五个认同”的良好氛围。

  “我们将持续创新‘博物馆+教育’模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青少年学生心灵深处。”马丽亚表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贵州民族文化宫(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通过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贡献力量。(郑智谦 余仙仙 苏智丽)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