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变“真金” 企业负担少
遵义市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成效显
“新蒲新区中轴线地块开发项目的投标报价为250万元,过去参与竞标,要收取2%的保证金。而现在,用信用承诺函就可省去5万元,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近日,大维工程咨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标专员谭六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遵义市发展改革委探索投标保证金制度,经过试行政策的评估和完善,在全市推行“遵义市履约担保企业信用承诺制”(下称“承诺制”),切实为企业减负,获得社会各界好评。2023年5月,该制度在全省推广。
承诺制主要是工程建设等领域,以投标人名义出具带有投标人签章的投标承诺书,则具有与投标保证金同等效力。信用承诺函并不是所有投标人都可以申请,需要良好信用的投标人,具体表现为要求投标企业在“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政府网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上均无信用联合惩戒或行政处罚记录。
遵义市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科长黎黎说:“承诺制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保证保险市场机制的作用,把承诺函变‘真金’,从而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的压力。”
据了解,从前参与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招标投标,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招标结束后,再将保证金退还。“2023年5月至2024年12月,我公司在遵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投标项目达70余个,如果按照从前的要求,需缴纳的投标保证金达200万元,对公司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遵义规划勘测设计集团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徐江燕说。
承诺制是我市不断提升和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的有力举措。据统计,2024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通过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具电子保函1649笔,为企业释放金额10737万元;纸质保函230笔,为企业释放金额976万元;企业承诺函2822笔,为企业释放金额17570万元,投标保证金以非现金方式笔数占比91.3%,金额占比94%。(记者 陆邱珊 陈义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