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市天台学校,东西部协作项目综合楼落地。(张浪 摄)
在东西部协作推动下,赤水市天台学校迎来教育蝶变。现代化综合楼内,“爱心书屋”的书香、“人工智能教室”的代码等,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教育诗篇。
最是书香能致远。由致公党珠海市委会发起,并召集致公党员出资捐赠价值3万元的图书撬动公益力量,千余册书籍让“致公爱心书屋”焕发新生。文学、科技、历史等多元藏书通过创新“三分流”管理模式——书屋常驻、班级漂流、个人借阅,构建起立体阅读网络。
在赤水市天台学校,学生感受书香。(张浪 摄)
“这里藏着山外的世界,妙不可言!”四年级学生杨语馨轻抚诗集,眼底映着书页间跃动的星光。新学期的开始,学校更新书库,确保每双求知的眼睛都能邂逅契合的智慧,满足师生阅读需求。
书香之外,还有新智能!2021年落地的珠海帮扶项目,为这所乡镇学校植入科技基因。创客编程、无人机、激光雕刻等课程在人工智能教室生根发芽。短短几年,学子们便在遵义市级、省级舞台崭露头角:斩获“贵青杯”科创实践一等奖、数字创作三等奖,指导老师荣膺“优秀导师”。学生钟君涛和黄梓炫从四年级开始接触基础编程,最终站上省级领奖台,“代码就像魔法钥匙,带我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在赤水市天台学校,学生感受书香。(张浪 摄)
“你看!我通过人工智能课堂为专属用品命名!”“快看我的作品!”……在人工智能教室,学生和老师交流讨论,学习基础课程,有收获。大家都认真进行操作,科技体验感十足。
据悉,该项目落地至今,学校通过社团、课堂等载体,受益学生400余人。山海共育,云桥通衢。从纸质书页到数字世界,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天台学校的蜕变印证着东西部协作“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实践智慧。
在赤水市天台学校,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激光雕刻。(张浪 摄)
下步,赤水市继续与珠海市构建线上支教平台、线上交流平台,在“珠海+赤水结对学校+赤水乡镇学校”“互联星空云端”帮扶模式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形成良性交流互动。“阅读赋予想象翅膀,代码教会我们建造‘桥梁’。”正如孩子们所言,这座横贯东西部的教育“云桥”,正托起乡村少年纳百川、观星海的梦想。(张浪)
在赤水市天台学校,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张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