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未出,松桃自治县甘龙镇大树村中的脆红李果园早已热闹非凡。建行驻村第一书记刘正义与村民们在果树间忙碌穿梭,为脆红李树精心“剪发整行”。这场春节后的“剪枝行动”,宛如响亮的开场锣鼓,奏响了大树村新一年发展的激昂乐章。
复耕“第一剪”,剪出增收新希望
天刚蒙蒙亮,村民们便早早来到村委会,眼神中满是对新一年的期待与干劲。“剪得好,李树才能‘轻装上阵’结大果!”刘正义一边示范科学剪枝的手法,一边熟练地修剪着枝条,他一遍又一遍地向村民强调:“一定要把脆红李树剪干净,别担心没地方结果。”这番话语里不仅有专业的指导,更饱含着对丰收的笃定。回想起去年,大树村的脆红李产业就已成效显著,带动本村100余人实现增收,增收金额总计近6万余元。有了这样的成绩打底,大家对今年更是信心爆棚,满心期待着李子树能结出满枝的“金果果”。
从“站着看”到“一起干”
刘正义初到大树村时,村民们大多心存疑虑,觉得他不过是单位派来“镀金”、走走过场的,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原单位。但他用实际行动迅速打破了这份误解。一到村里,他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农虚心请教农业知识,勤勤恳恳地走访周边果园,认真学习先进的果园管理技术。日复一日的努力与付出,让他成功蜕变成村民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农专家”。村民们也从最初的观望,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与他携手并肩,共同为脆红李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挥洒汗水。
小剪刀背后的“大学问”
选择在正月剪枝,是有大讲究的。这一时期剪枝,能够精准地将病枝、虫枝以及枯枝一一剪掉,有效消灭在枝条上越冬的病菌和害虫,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细致地梳理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等,能够极大地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让每一颗果实都能充分沐浴阳光,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显著提升果实品质。刘正义胸有丘壑,对大树林脆红李果园发展早有规划。他计划将大树村脆红李果园打造成“脆红李科技示范果园”,并进一步发展成为采摘研学基地,让这片果园承载起更多的可能与希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果园里,剪刀的咔嚓声依旧此起彼伏。村民何文贵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对刘正义说:“刘书记,咱剪的是枝,留的是钱呐!等秋天李子成熟了,我请大家吃最甜的脆红李!”那一树树修剪后的新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未来的美好憧憬。科技助农的春风,正温柔而有力地吹遍这大山深处的每一个角落,带来满园的希望与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