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 阵地建设 服务升级
遵义多举措织密新就业群体暖心服务网
去年以来,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以“一助三融入”行动为抓手,着力破解新就业群体“进门难”“融入难”等问题,通过制度创新、阵地建设、服务升级等举措,不断凝聚“新”合力、汇聚“新”动能,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关爱服务体系,有效激发新业态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协调解决“进门难”
新就业群体主要包括平台经济从业者、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家庭从业人员以及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这五大类,其中,网约车司机、外卖配送员、网络主播、网约送餐员等,都是平台经济从业者的典型代表。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问题,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与住建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同时,各县(市、区)还召开物业管理、新就业群体的教育引导座谈会等举措,化解外卖配送员、快递小哥“进门”难题,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
红花岗区印发《关于开展新就业群体友好关爱行动的十五条措施》,从信息友好、设施友好、关系友好、制度友好等层面多维度破解新就业群体迫切关心的“进门难”“停车难”“找路难”“充电难”等具体问题,通过健全区域门牌标识信息、绘制骑手友好地图、优化小区进门流程、建立“红城驿站”“外卖小哥之家”等服务,进一步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将分歧和矛盾化解在基层,现已建设一批友好社区、友好商圈、友好楼宇。
组织凝“新”聚合力
“新就业群体的朋友们,你们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服务一方百姓,温暖一座城市……欢迎您到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社区报到。”绥阳县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LED显示屏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线上线下引导新就业群体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同时,还收集“微心愿”,助推动员党员、社会志愿者、爱心商企等认领与帮扶。
播州区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联合组建党支部10个,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249人次,爱心走访等公益活动23场次,凝聚起新业态群体健康发展的有效合力。
汇川区成立快递小哥临时党支部,建立“1+3+3”联系机制(1名党支部书记联系3名以上党员快递小哥,1名党员快递小哥分别联系3名快递小哥),坚持党建带群建,发挥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作用,利用工作例会、培训会等,组织党员快递小哥开展学习教育、意见征集、团建等。
怎样把新就业群体汇聚起来,引导其健康发展?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着力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截至目前,遵义市拥有新就业群体约3.3万人,已成立新业态工会组织40余个、流动党员党支部40个。
服务暖“新”聚人气
午休时间,快递小哥黄坤走进红花岗区万里路街道洗花井社区的红城驿站休息。“以前天气热就在树荫下歇歇脚,天冷了就到银行网点坐一会儿,还总担心影响别人工作。现在好了,累了就进驿站,这里就是新就业群体的‘家’。”从事快递工作近4年的黄坤说,驿站内不仅配套了沙发、饮水机、充电器等设施设备,还有安全骑行、普法维权等报刊书籍,小哥们既可以在这里放松歇脚,也可以为精神充电。
聚焦新就业群体“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现实需求,遵义市充分整合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人驿站等阵地资源,全力打造“红城驿站”“司机之家”等重点服务项目,用心用情推出一揽子关爱举措,累计建设约270个功能优良的“暖心驿站”。目前,约2万人次享受暖心服务,1400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获得免费体检。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跟到哪里。”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县(市、区)积极搭建自有“暖新”服务体系,极大地满足新就业群体需求,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
治理融“新”聚实效
暖心服务方能换来真心回馈。遵义市充分发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走街串巷、熟悉地理人情的优势,引导他们在城市管理、政策宣传、食品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当好“宣传员”“监督员”。
红花岗区组建“小巷红管家”“红城小蜜蜂”等志愿服务队19支,鼓励新就业群体通过“平安巡”“随时报”等方式,及时收集上报市容市貌、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各类问题。同时,实施“流动网格员”配送服务区域“划区定岗”制度,在商务楼宇、消费商圈、小区岗亭等新业态聚集地设置“流动站点”,引领和凝聚新就业群体在网格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宣传等工作中创造更多价值、贡献更大力量。
播州区开展“快乐帮”志愿服务活动。新就业群体在送餐过程中,发现社区飞线充电、非机动车乱停、井盖破损、下水道外溢、路灯不亮等问题,通过“随手拍”“随时报”方式,向主管部门、社区及时反映相关问题257条,化身“流动网格员”,共同维护社区秩序和良好环境。
汇川区引导新就业群体当好文明“宣传员”、社情“直报员”、应急“先锋侠”、邻里“守望员”,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该区为51名快递员、网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颁发兼职网格员聘书,参与基层治理52次,“随手拍”上报隐患33条,协助消除安全隐患5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变化,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完善服务矩阵,更好地激发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遵义市委社会工作部“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科科长张顺遥说。(记者 潘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