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时“接力” 280张残损人民币“回家”-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3/14 11:44:43
来源:建行贵州省分行

四小时“接力” 280张残损人民币“回家”

字体:

  “您别急,我们一张张来!”建设银行安顺分行营业大厅大堂经理的这句话,让攥着塑料袋发抖的周女士(化名)瞬间红了眼眶。这个浸着霉味的透明塑料袋里,280张百元纸币正在经历一场特殊的“抢救”——它们或粘连成块,或被水渍浸透,最严重的一张仅剩三分之一残片。

  这场持续4小时的金融“生命救援”,始于一个被积水浸泡的秘密。周女士家中老人将毕生积蓄藏在老宅中,直到今年雨季渗水,才发现藏在铁盒里的钱早已霉结成块。“跑了好几家银行,都说损毁太严重。”周女士声音哽咽,这些发黑变脆的纸币,承载着老人在家务农省吃俭用的点滴回忆。

  上午9时23分,建行安顺分行营业室工作人员戴上白手套,专业残币兑换仪蓝光闪烁,假币鉴别仪发出细微嗡鸣。每一张纸币都要经过“考古式”处理:先用竹镊分离粘连,再用毛刷轻扫霉斑,最后在紫光灯下确认防伪特征。

  营业大厅的时钟划过正午,空调出风口飘散着淡淡的霉味。工作人员悄悄把订好的盒饭放在工作台角落,转身继续拼接一张只剩毛泽东头像的残片。碎片在防潮纸上排成扇形,像在完成特殊的拼图。“这里!水印带桃花图案!”突然的发现让团队精神一振——这意味着这张残片满足全额兑换条件。

  下午1时47分,当最后一组序列号录入系统,电子屏跳出“可兑换金额28050元”。周女士的儿子数度欲言又止,最终深深鞠了一躬。这个下午,在人满为患的大厅一角,建行安顺分行工作人员认真分拣完成周女士带来的所有发霉币,未曾放弃。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工作人员抚平工作服上的褶皱,她身后的墙上,“劳动者港湾”标识在阳光下泛着金边,“每张纸币都有温度,我们要做的,是让这份温度安全‘回家’。”

  此刻,周女士的母亲正守着电话机。当听筒传来“钱都存好了”,老人用布满裂口的手掌反复摩挲那个生锈的铁盒。残损的纸币终得归处,而建设银行蓝色招牌下的那抹温情,正在黔中大地悄然生长。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