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催人耕作忙,不负田间一季春。眼下正值春耕时节,作为“南方马铃薯之乡”“国家区域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威宁,广袤土地上100多万亩马铃薯种植正如火如荼,一场以“机械化浪潮”为引擎的春耕生产新高潮,正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近日,走进观风海镇勺口村的田间地头,只见一台台智能化农机轰鸣作响、来回穿梭,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加足马力播种马铃薯,作业效率是人工的数十倍。
当地马铃薯种植大户秦跃权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种马铃薯全靠人耕、牛耕,一天最多能种一两亩地,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种植。现在用上播种机,一两天就能种完,效率提高太多了。”今年,秦跃权种植了50亩马铃薯,他不仅引进机械种植,还引入黔芋8号、黔芋9号、毕薯8号等一系列优质品种,通过机械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对增产增收充满信心。
机械赋能,效率攀升。近年来,在威宁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群众加入机械化种植行列。毕节市农投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农机服务部负责人马敢迪介绍,自开春以来,公司针对春耕、春播共投入大中小型机具170余台套,每天服务面积2000余亩,今年预计播种马铃薯服务面积达2万余亩。通过标准化作业,实现了深度、行距、密度的精准控制,为马铃薯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威宁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马铃薯品种选育及试验示范布局和良种自主化生产。威宁自治县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睿介绍,目前,威宁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稳定在8000万粒以上,原种扩繁在5000亩以上。2025年主推马铃薯品种有威芋3号、威芋5号、威芋7号、青薯9号、云薯104等,可根据地形、气候、市场等因素灵活选择种植。
与此同时,威宁积极探索并出台扶持政策,从种植规模、单产提升、经营年限等方面着手,谋划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张睿说:“我们多渠道争取和整合资金,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原种、一级种扩繁等及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进行奖补。”
2025年,威宁还安排1000万元衔接资金用于脱贫户、监测户马铃薯种植奖补;安排300万元资金采购农药及化肥发放;安排600万元用于采购优质种薯发放给脱贫户、监测户,这些措施极大激发了马铃薯生产企业主体及种植户的积极性。
随着机械化的大力推广,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获得多重收益,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在这片热土上,机械化种植正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场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上演。
202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计划完成150万亩,其中,机械化种植达10万余亩。“今年,我们按照年度马铃薯产业发展计划,加大马力推进马铃薯种植工作,目前,全县已完成低海拔地区早熟马铃薯种植32.5万亩,其中2万亩早熟马铃薯正处于田间管理期。”张睿说。
在威宁,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一个个“小土豆”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文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