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鏖战保畅通丨贵阳高铁工务段钢轨更换纪实-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3/31 18:10:44
来源:贵阳高铁工务段

深夜鏖战保畅通丨贵阳高铁工务段钢轨更换纪实

字体:

  凌晨的集结号

  凌晨零点,当城市陷入沉睡,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高铁工务段贵阳东线路车间的灯火却格外明亮。数十余名职工整齐列队,维修工区工长赵洪奇简短有力的班前动员划破夜色:“今晚必须‘拿下’20号道岔,大家打起精神,注意作业纪律与安全!”

(班前点名分工)

  精准配合的队伍

  零点四十五分,作业人员抵达现场,拆除旧轨、清理轨道板、新轨落位……每个环节都需精准配合。此次施工时间紧、任务重,贵阳高铁工务段提前策划,周密部署,组织技术骨干对作业流程、安全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详细研判。施工过程中,车间严格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干部职工紧密配合,克服夜间天窗时间有限、站内作业空间复杂等困难,高效推进钢轨拆卸、新轨安设、几何尺寸调整等关键环节,确保新旧设备“无缝衔接”。

(切割钢轨)

  深夜的奋斗乐章

  凌晨一点,随着“火树钢花”结束绽放,工长赵洪奇带领蓄势待发的几名职工立马补在合适的位置,“一二三,起!”在赵洪奇的指挥下,大家整齐划一,用撬棍同步发力推移钢轨,号子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成深夜的奋斗乐章。

(安设新轨)

  毫米级的较量

  “20号道岔作为贵阳东站的关键设备,其状态影响到列车通过的安全性与平稳性。此次更换有效消除了原有道岔的磨耗,进一步优化了线路平顺度,为后续列车运行提供了更高标准的硬件保障。”调整轨距时,班长王明勇蹲着钢轨旁,一边与青工讲到,一边反复核对数据:“再往里改0.5毫米!”他的额头沁出汗珠,却始终盯着道尺不敢松懈。

(调整轨距)

  百斤机具肩上扛

  凌晨三点四十分,经过将近三小时的连续奋战,换轨地段几何尺寸全部达标。但大家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由于轨道车停靠在13道,距离网口尚有500余米,且需上下近六层楼高的站台楼梯,更换钢轨的大型机具——吊轨车、龙门吊……这些“铁疙瘩”动辄百余斤重。“兄弟们,肩扛手抬,上!”工长赵洪奇一声令下,职工们两人一组,喊着号子将机具一件件搬运至网口。青工卢德帅的肩膀被压出深红的印子,却咧嘴一笑:“这算啥,咱铁路人的肩膀就是用来扛责任的!”

  晨光中的身影

  凌晨五点三十分,工机具全部入库完毕。在等待食堂阿姨煮面的过程中,青工小王靠着椅子沉沉睡去,手里还紧紧攥着劳保手套。晨光中,这些满身疲惫却眼神坚定的身影,正是中国高铁平稳运行的扎实保障。吃着面条,听着旁边站内首趟确认车平稳通过时,职工们沾满油污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陈纪滔)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