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戏 乡当好耍丨中兴VS罗场,民俗盛宴 好戏连连-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4/02 16:49:49
来源:印江县融媒体中心

贵州村戏 乡当好耍丨中兴VS罗场,民俗盛宴 好戏连连

字体:

  3月30日晚,“贵州村戏——乡当好耍”第七期综艺节目擂台赛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城文昌广场火热上演,中兴街道与罗场乡两支战队展开激情对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民俗文化魅力的视听盛宴。

  当晚7点,印江自治县文昌广场热闹非凡,灯光璀璨,锣鼓喧天。暖场环节游戏活动过后,第七期PK赛正式开幕。

  首先登场的是中兴街道的民俗舞龙《金龙献瑞》,舞龙表演者身着黄色衣服,手举富有地方特色的草龙,伴随着激昂的鼓点,金龙时而狂奔、时而翻腾,摆出龙身弯绕、龙头昂扬、摆尾等多种姿势,以其活灵活现的表演祈祷蛇年幸福好运,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紧接着,罗场乡带来的非遗舞蹈《钱杆魂》,表演者身着绚丽的民族服饰,手握特制金钱杆,随着欢快的旋律,金钱杆灵活地敲击、舞动,清脆的击打声、优美的舞姿、欢快热烈的气氛,展现了舞蹈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在编导罗场乡这期村戏节目中,觉得《山歌醉在田坎上》关于农耕文化的情景歌舞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把农耕的整个程序从犁田、插秧再到最后收割整个过程展现出来,通过情景再现,勾起了大家对农耕文化、对乡村文化、乡土气息的浓浓乡愁记忆。”印江县文化馆副馆长徐中华说。

  在随后的节目中,罗场乡带来的情景短剧《那时的童年》开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短剧借用蒙太奇手法将80年代童年玩的木板车、跳绳、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场景呈现出来,勾起了现场无数观众满满的童年回忆,重温儿时的天真无邪,亲切感油然而生。中兴街道的方言小品《办不办》则以其独特诙谐的语言魅力将移风易俗融入其中,赢得了阵阵喝彩。

  市民何江华说:“太精彩了,两支队伍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也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印江的传统文化真的是深藏不漏,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同时也要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

  中兴街道的农耕舞蹈《大田飞歌》和情景歌舞《船工记忆》生动展现了印江农耕文化的深远历史,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跨越时空,唤醒了人们久远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感受到了印江农村的生活气息与勤劳智慧。而罗场乡的农耕情景表演《山歌醉在田坎上》,童声表演唱《清渡河畔我的家》则以其独具乡土气息的山水人文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表现了印江土家儿女的勤劳淳朴,对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印江丰富的民俗文化,更体现了印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我很喜欢这个节目,也一直在关注,从第一期到现在第七期都有着不同文化元素展现,也想着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贡献。在排练过程中大家都很辛苦,最终呈现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能回来参加这次节目也是十分地开心。”中兴街道土黄村参演村民张雪莎赛后兴奋地说。

  比赛过程中,除了穿插抖音点赞和分贝呐喊等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用手机为自己喜欢的节目点赞,大声呐喊为选手加油助威外,还增加了由红色木黄酒业有限公司和贵州一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幸运观众有奖摇号活动,增强了观众参与感,让比赛现场充满了欢乐与激情。

  整场村戏活动不仅是一场文艺表演的比拼,更是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生动呈现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促进了干群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挖掘和展示了各乡镇(街道)独特的文化魅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印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王治洪 李红艳 陈继)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