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大云村:不负好春光  鲜食玉米栽种忙-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4/02 17:10:27
来源:印江县融媒体中心

印江大云村:不负好春光  鲜食玉米栽种忙

字体:

  眼下,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峨岭街道大云村抢抓农时,加紧移栽鲜食玉米幼苗。

  “栽这个鲜食玉米苗,窝距大概保持在40—4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80—90厘米,窝的深度只要7—10厘米,栽的时候大家特别要注意不要把这个根部损伤。”

图为3月31日峨岭街道大云村鲜食玉米移栽现场。

  3月31日,走进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大云村120亩连片鲜食玉米苗种植基地,基地里来自县城兴民社区40余名搬迁群众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忙着起垄覆膜、打孔、移栽幼苗、浇水、覆土等工作,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有序开展鲜食玉米移栽工作,基地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

  “我们这片土地往年是种植辣椒,今年我们采取订单模式改种了鲜食玉米,现在移栽下去,这批鲜食玉米6月份就可以采收,然后我们再种植红薯,这样我们不仅实现一地两用,而且还可带动更多搬迁群众来基地务工。”峨岭街道大云村支部书记左炼介绍。

图为3月31日峨岭街道大云村鲜食玉米移栽现场。

  今年67岁的吴希凤是印江县城兴民社区安置点的一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大云村鲜食玉米移栽以来,她每天都与其他搬迁群众一道免费乘车来基地务工。

  “我们一天30多人上下班都有免费专车接送,每天工作100元,还免费吃一餐中午饭,务工费是当天下班就发,老板也很好。”正在移栽玉米苗的吴希凤介绍。

  据介绍,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相比,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经济价值较高。

图为3月31日峨岭街道大云村鲜食玉米移栽现场。

  近年来,印江县大云村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群众增收的突破口,以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先后发展了辣椒、大棚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了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蒋智江)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