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贵州】杨正林:三十八载植树造林 绿了荒山富了百姓-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中国网事·感动贵州】杨正林:三十八载植树造林 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2023-10-18 15:23:49  来源:黔西南州委宣传部

  杨正林,男,布依族,1967年3月生,黔西南州兴仁市鹧鸪村村民。曾荣获2019年度“全国绿化奖章”、2023年“新时代的贵州人”、2023年第一季度“贵州好人”、“黔西南十佳造林大户奖章”、“黔西南州速生林种植大户奖章”、“黔西南州‘文朝荣’个人奖林业种植能手”、“黔西南州绿色生态最美家庭”等荣誉。

杨正林。

  38年来,杨正林携儿子杨大军、女婿曹南京采取承包荒山、与村民联营等方式在荒石山中种下了6500多亩杉木,为鼓励村民拓荒造林,他免费赠送树苗500余万株,带动周边6个村1500余户村民拓荒造林4万余亩、发展林下药材种植2000余亩,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让一座座陡峭的荒石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用行动兑现了“种好一棵树、护好一片林、带富几村人”的诺言。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誓把荒山变森林

  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18岁的杨正林带领村里的几名小伙伴,承包了一公路沿线的植树造林项目,当得知自己在公路旁石旯旮里种下的树成活率非常高而受到表扬时。杨正林便萌生了要在村里山高路陡、人迹罕至的荒石山上种杉树的想法,村民们对杨正林的想法也不认可,大家都认为在如此贫瘠的高山梁子上能种树成功的几率太渺茫,劝他还是不要白费力气。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杨正林还是决定“赌”一把,如果能成功,成片的几万亩荒山梁子不就成“有用之地”了吗?1985年11月,杨正林在众人的反对声中,义无反顾地利用自家300余亩荒石山,开启了他的植树造林生涯。

巡林防火。

  砍刀、锄头、背篓是他一天的行囊,开荒、育苗、挖坑是他的日常。通过日复一日的劳作,杨正林用了两年多时间,终于完成了300余亩的开荒种树任务。当他回过头来,看到自己在荒石山上种下的杉树不仅成活率高,且长势也不错时,这让他忐忑的心彻底放下了。于是,他决定继续在荒石上拓荒种树,誓把“一文不值”的荒石便成摇钱树。于是,杨正林与其他村民商议,采取村民出荒山、由杨正林种树并管护,待树木成材后,按四六分成获取收益。经过不断的栽种,杨正林又造林600余亩。

  成活率高、树坑深浅适宜、株距掌握均衡……杨正林在造林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因此成为小有名气的种树能人,许多林场老板、造林项目负责人等纷踏而来找他种树,杨正林借机邀约村里的青壮劳力人员,组建了一支专业造林队,在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公路沿线种树、还是珠防工程造林,无论是兴仁区域,还是外地,都留下了杨正林和造林队的身影,计不完全统计,杨正林和他的造林队在各地造林达20余万亩。

  由于多年在外承揽造林工程,这让杨正林积累了一些资金,1998年1月,杨正林承包了村里数嘎梁子的2000余亩荒石山,用了1年多时间便完成了2022亩植树造林。自那以后,一个小木屋和近3000亩的林地就是杨正林的全部生活。杨正林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植树造林达人。2007年,杨正林注册成立了兴仁市数嘎生态林场,成为寥寥无几的以个人名义独资开办的民营林场。

杨正林和儿子杨大军,女婿曹南京一起防火巡林。

  从上一辈到下一辈,两代三人齐上阵

  2010年,单打独斗的杨正林有了新帮手,刚从部队退役的未过门女婿曹南京,决定和岳父一起植树造林。

  由于曹南京在部队受过专业训练,不仅有过硬的身体素质,还有不怕苦、不怕累、头脑灵活等优秀品格,有了女婿的加入,杨正林植树造林的信心更足了。此后,两把砍山刀,一辆摩托车,父子俩不是在巡林、就是在育林。

  “继续扩大自己的造林规模!”父子俩商量后又做出了新的决定。2013年,他们将之前种下的树林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后,又开启了新一轮造林之旅。他们将义龙新区雨樟镇并嘎村上数嘎组的荒石山流转过来,父子俩用了1年多时间,就带领工人完成了723亩的荒山造林。

  2015年,杨正林的儿子杨大军即将大学毕业,对于儿子的未来,杨正林和儿子都心怀忐忑:“留在大城市发展?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回家一起植树造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长谈,杨正林和儿子杨大军决定:把“种好树、育好林”作为一家人的终身事业来奋斗。

  “护得青山常在,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不断接力!”2015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杨大军,便带着自己“新”思路一头扎进了山里。

  虽然杨大军在大学学习的是管理,但他聪明好学,不久便掌握了许多育林护林以及林下药材、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相关知识。这让一家人的干劲更足、思路更清!

  2016年,为了继续造林,杨正林和儿子、女婿商议决定,又以已种植的部分成材林为抵押,贷款160万元,流转城南街道保驹村老八寨组和上坝组2000余亩荒山继续造林,2年时间,十几个山头种上了60多万棵杉树苗。

  从1985年到2017年,32年间,通过两代人的不懈奋斗,杨正林一家共完成造林6500余亩,所造林的成活率均在95%以上,抚育率、管护率均超国家规定要求。杨正林一家的造林成效也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好评,并给予大力支持。

杨正林和工人一起给树木除草。

  从一家种到家家植,荒石山上创奇迹

  “孤木难成林”,要想把更多的荒石山变成“绿色海洋”,单靠一两户人家种树是不行的,杨正林在造林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杨正林还特意建设了100余亩杉木育苗基地,除了供自己造林用苗外。还向乡亲们承诺:“只有乡亲们愿意拓荒种树,所有的幼苗由我免费提供!”

  “哪有这么好的事喽!”起初,乡亲们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大家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杨正林要树苗,可杨正林说话算话,不仅一分钱不收,还帮助乡亲们精心挑选。

  “不仅不收钱,遇到远的和年纪大的老人来拉苗,就叫我和姐夫送,能送到地里就不送到家里,能送到家里就不送到村里。”对于自己的送苗经历,杨大军成就感满满。

  正是有了杨正林免费树苗的供给,一时间,村里村外的老百姓在陡峭的高山梁子上掀起了造林热潮,这些年,杨正林免费赠送给乡亲们的杉木幼苗多达500余万株。此外,他还经常组织村民通过现场观摩、现场操作等方式向乡亲们传授种植、管护等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周边6个村的1500余户村民共植树造林4万余亩,让所有的荒石山全部披上了绿装。

  从一家护到家家管,科技护林除隐患

  “种林千日功,着火一日崩!”这让杨正林一家深深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如果管理不好,这么大的林区一旦遭受火灾,那我和乡亲们的损失将无法估量。”之前的森林防火,只能靠宣传和人工巡查,这么大片林子,只有杨正林和女婿每天在林区穿梭,防火压力非常大。

  2015年,刚参与林区管护的儿子杨大军便感受到了辛苦且效果不理想的巡林方式,杨大军提议,购买无人机来巡林。从那时起,杨大军购买的第一台无人机加入了防火队伍。从当初的飞行直径500米、2公里、再到现在的10公里,无人机在不断更新的同时,护林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林区一角。

  “无人机在护林工作上展现了大作为,不仅守护了自己的林区,还守护着其他老百姓的林区。”作为无人机技术员的杨大军深有体会。8年来,用无人机发现火灾隐患20余起,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未造成任何损失。同时,杨大军还积极探索把无人机运用在林地测量,项目规划和树木生长监测等方方面面,大大节约了林区管护成本。

  火灾重点在防,但是要真真正正做到就算发生火灾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就必须建设防火通道和打造隔离带,加之,自己和乡亲们之前种植的许多树木已经成材,为更好的解决火患,方便运输和林地管理,2018年初,杨正林一家又开始忙碌,采路线、协调群众、带工修路……一家人齐心协力,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杨正林一家带领村民硬是在陡峭的山林里完成了40余公里的林区道路和防火通道建设,政府和林业部门也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多方争取资金对林区道路进行了硬化。

  “站在山顶看茫茫林海,不仅是一种人与自然融合的享受,更是为自己、家人和乡亲们这些年来辛苦付出后的慰藉和自豪。”说到一家人30多年来在造林路上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杨正林有太多感慨。展望未来,一家人都坚信在这片绿意盎然的数嘎梁子上,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从荒脊梁到生态美,金山银山富村民

  杨正林今年已经57岁,腿脚也有些不利索了,但他仍信心满满,因为自己的儿子、女婿经过这些年的磨练,均成长为植树造林的行家里手。从2016年开始,杨正林人又开始琢磨如何利用好林下资源,为自己和家乡父老带来更大收益。他先后在林下种植桔梗、龙胆草等中药材1000余亩。之后,又在林下试种黄精、白及等中药材,并通过试种取得了成功。

林区一角。

  2020年,杨正林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于是,自建了黄精苗圃基地60余亩。如今,已完成了林下黄精种植500亩、林下白及种植500亩,且种植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长期以来,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到杨正林林场务工的全是本村或邻村村民,这些年,杨正林支付给乡亲们的荒山承包费和务工工资就有2000多万元,且从未拖欠,他的信誉程度得到了乡亲们的高度认可。

  “我们种树的地方,全部都是荒石山,不会影响乡亲们吃饭种粮的好土好田,如今,我和乡亲们种下的4万余亩杉树大都已经成林成材,如果仅从经济方面考虑,现在每亩成材林最保守的收益都在1万元以上,如果再过十年,这还得翻倍,对于我和乡亲们,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看着眼前的山林,杨正林信心满怀。

  曾经的荒山树木成林,一棵棵大大小小的树,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林下种植的药材正茁壮成长,树林中穿插的林区道路、防火通道四通八达……杨正林用三十多年的执着与坚守,带领附近村民把一座座荒山、石山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用行动兑现了“种好一棵树、护好一片林、带富几村人”的诺言。

  【相关链接】

  杨正林:造林38载 绿了荒山富了百姓

  杨正林:种好一棵树 护好一片林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