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剑河:解锁幸福社区的“幸福密码”-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剑河:解锁幸福社区的“幸福密码”

2023-11-17 15:05: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11月17日电 清晨,晨雾散去,耸立的高楼与阡陌田园,尽显眼前。一个个色块不一的花园、菜园,在楼房的映衬下格外耀眼。这是掩映在高楼中的一处美丽花园,也是搬迁群众的幸福家园——贵州省剑河县幸福社区。

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秋冬时节,幸福社区种植的菊花开了,繁花似锦。走进菊花园,处处花香萦绕,沁人心脾,黄灿灿的菊花相继盛放,不仅扮靓了社区环境,也为社区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拓宽了渠道。

搬迁群众在中药材种植基地采摘菊花。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这片菊花园仅是社区12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一角。今年,社区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支撑,把社区周边的荒地,全部种上菊花、芍药、鸡冠花等中药材,并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社区集体经济,为社区闲散劳动力带来了务工收入。

搬迁群众展示刚采摘的菊花。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万胜军介绍:“从栽种到管护、采摘,累计带动了2000多人次就业。现在是菊花盛花期,多的时候,园子里有50多人在采摘,我们以每斤两元钱的价格收购下来,然后加工销售给公司。”

  幸福社区是剑河县四个易地搬迁社区之一,有1600多户搬迁群众在这里安家,他们大多来自偏远乡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如何让握惯“锄头把”的“新市民”在新家更有归宿感,今年10月,社区把新开垦出来的380多块菜地分配到居民手中。

搬迁群众在菜园里劳作。新华网发(吴昌连 摄)

  “种了些白菜,还准备种些葱、萝卜之类的,很高兴,一天来看好几趟。”自从分到了菜地,居民吴承龙就成了“大忙人”,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吴大哥都在菜园里捣腾他的那些“宝贝”,这不,前段时间刚撒下去的菜种冒出了嫩芽,吴大哥的脸上喜滋滋的。

  居民田井慧也笑着接茬:“菜园绿油油的,花园开起花来,香喷喷的,每天一出门就感觉很开心,很幸福,感觉很心安。”闲置地变成花园,菜园,不仅绿了家园,也解了搬迁群众的乡愁。

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的幸福菜园。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近年来,剑河县以产业带动、就业帮扶、公共服务为抓手,以搬迁群众后续权益保障为重点,扎实推进搬迁后扶各项工作,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归属感。

  走进幸福社区,一个个散布在居民楼里的“小车间”成为拉动群众致富的“大产业”。幸福社区大力引进建设帮扶车间,目前已建成藤编厂、手套厂、食用菌种植车间等六个就业帮扶车间和产业基地,解决2300余人的家门口就业问题。

搬迁群众在就业帮扶车间工作。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楼上就是我们的住房,楼下是就业工厂,上班特别方便,又解决了就业问题。”幸福社区居民姜通梅说。

  城中有房、门前有园,楼下有厂,已经成为居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成果,给搬迁群众的幸福生活不断“加分”。

搬迁群众在就业帮扶车间工作。新华网发(杨家孟 摄)

  “让产业有成效,百姓就业有着落,精神有寄托,文化生活更丰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吉伍表示。(吴昌连 杨家孟)

[责任编辑:王雪松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