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阳明问道十二境⑥】水西论象-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画说阳明问道十二境⑥】水西论象

2023-11-20 16:26:22  来源:贵阳网·甲秀新闻

  王守仁,本名王云,浙江余姚人,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相较于王守仁,他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世人所熟知——王阳明。而与王阳明这个名字相伴相生的除了“心学”还有一个地名——贵州。

  贵州,这个在五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当时人们眼中的蛮荒之地,却像一颗蒙了尘的珍珠,在王阳明的笔下展现出“此境奇绝”的绝妙风采。也正是在这块“福地”,本以为是“渡劫”之旅的王阳明却在此悟道成圣,从此走上“开挂”之路,贵州也因此成为公认的“王学圣地”。

  五百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走进《画说阳明问道十二境》,带你从“心”认识贵州顶流。

  【画说阳明问道十二境⑥】水西论象

  坐落在黔西县灵博山的象祠遗址是中国现今唯一的象祠,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三年(1508年),贵州宣慰使(水西土司)安贵荣应水西人民要求,修茸象祠,恰逢王阳明悟道后一时名声大噪,于是王阳明便被邀请为之作记,写下不朽名篇《象祠记》。

  象祠,是为纪念虞舜的同父异母弟象而修建的祠堂。根据古代传说,象在其母怂恿下,曾多次谋害舜,皆未得逞。其后,象被舜所感化。舜即位后,封象为有鼻国国君(其领地在今湖南道县北)。

  在传统观念中,象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唐代时,道州刺史就曾毁掉当地的象祠。像这样一个历史公认的恶人,贵州却留存有他的祠庙,少数民族还都以象为神进行祭祀,这反常的情况激起了王阳明浓厚的兴趣。

  在《象祠记》中,王阳明进行了自己的思索和探讨,并道出了他人之所未道,提出“象的凶暴大概在年少时就是这样的,又怎么知道他后来没有被舜的恩德感化呢?”的新颖见解,引人深思,同时也点出了全文主旨。

  在文章中,王阳明认为封建的伦理纲常和道德观念都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象这样的人,其良知也与圣人同,只是私欲暂时蒙蔽了良知,一旦受至德所化,良知即现,“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因此,他明确地得出“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的观点,全文也逐渐进入尾声。

  《象祠记》一篇随着提出疑问到疑团尽释,把一个原本需要解说的道理,隐含在一段平常的叙述之中,全文水到渠成,而无丝毫斧凿之痕,平铺直叙中让人读来意犹未尽而又发人深省,文中“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亦成为千古名言。

  后来,王阳明先生的《象祠记》和悟道前所作的《瘗旅文》一同被选入《古文观止》。值得一提的是,王阳明作为明代中被选入《古文观止》作品数量最多的人,共有三篇文章被选入,其中两篇都作于贵州,可见贵州山水和风土人情已成为王阳明的灵感“缪斯”。

  相关阅读: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文案/策划:李奕璇

  原画:秦晓丽 王雨乔 白倩璇

  海报:林虎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