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贵州】杨再学:鼠口夺粮36年-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中国网事·感动贵州】杨再学:鼠口夺粮36年

2023-11-23 16:27:32  来源:当代贵州

  杨再学,省管专家,遵义余庆人,自1986年从贵州农学院(今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专业毕业以来,一直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7项,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治鼠领域空白,带领贵州鼠害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8年前,新西兰土地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迪安·安德森、罗杰·佩奇和中国农业大学施大钊教授在遵义市余庆县植保植检站鼠害资料室参观时,看着成绩斐然的鼠害研究成果和30多年来存放完整的文献材料,接连发出“amazing”(不可思议)的感叹!

  行业专家认可的背后,是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余庆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再学,与老鼠斗争了36年的坚持不懈。

  杨再学是遵义余庆人,自1986年从贵州农学院(今贵州大学农学院)植保专业毕业以来,一直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先后荣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7项,获得贵州省省管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治鼠领域空白,带领贵州鼠害防治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新猫”爱捉老鼠

  1984年,针对鼠害严重问题,贵州成立了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余庆县被列为全省农田鼠害测报网点县。刚毕业的杨再学,分配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工作,上岗没几个月的他,被安排加入到省协作组工作,成为一只与老鼠打交道的“新猫”。

  1986年以前,贵州高校并没有开设过鼠害防治的相关课程,杨再学的专业是植保,没有学习过治鼠方面的知识,接到任务的他只得跟着前辈,边学边干。

  “那时候信息不发达,我只能到处找资料自学,申请去参加与鼠害防治相关的会议,把材料抱回家整夜整夜地学习。”没有场所,杨再学就自己动手,建起简易的实验室,坚持把鼠害研究事业干了下来。

  由于当时鼠害监测技术比较落后,为了掌握鼠群密度、繁殖高峰期等信息,那时只有20多岁的杨再学,每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用来捉鼠。

  “天天在田坎上捉老鼠,每天晚上安200个捕鼠夹,一晚上能捉30余只。”捉到的老鼠都被杨再学带回进行解剖。“天气热,来不及解剖的老鼠腐烂发臭了,蚊子到处飞。但为了能够拿到研究数据,我还是把它们摆放在瓷盘上,一个个地测量和解剖。”

  面对又脏又累的苦活儿,杨再学没有埋怨和退缩。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他成为了灭鼠技术骨干。

  鼠口夺粮保丰收

  整个春耕生产期间,在全省各地田间地头,经常能看到杨再学的身影,查看鼠害痕迹、现场讲解防鼠技巧……他带领技术人员行走于田间地头,给农户手把手进行技能培训,推广绿色防治实用技术。

  老鼠因为繁殖快、适应性强,常对农业生产造成灾害。据了解,贵州省常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在800万亩左右,农区鼠害已成为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

  过去,农民防治鼠害主要是把鼠药露天放在农田里,易造成人畜危害和环境污染,是一种不安全不环保的防治方式。

  为大力推广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杨再学通过对鼠类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变化观察研制了“毒饵站”灭鼠新技术,有效遏制农村鼠害蔓延的势头。

  “用PVC管、竹子、矿泉水瓶做盛放毒饵的容器,用铁丝做支架,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不污染环境,对害鼠可长期控制。”杨再学说。

  有了过硬技术,才能从鼠口帮农民夺回更多的粮食。2009年,杨再学主持完成的贵州省农田鼠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在全省累计完成农田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面积3171.24万亩,获2009年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

  杨再学主持申报的《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2018年3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入技术合作项目,获资助经费20万美元,首次让贵州的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杨再学(右一)讲解TBS灭鼠技术

  成果留在千万家

  1996年,受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委托,杨再学担任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成为全省治鼠人的带头人,带领全省18个县市鼠情监测点组织开展农田鼠害研究大协作,担负起全省农田鼠害监测与治理工作的重任。

  科技成果要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1996年至2021年的25年间,在杨再学的带领下,全省累计农田鼠害防治面积达15349.45万亩,年均防治面积590.36万亩,累计挽回粮食损失达193.53万吨,平均每亩挽回粮食损失12.63公斤。

  “以前种水稻的时候,由于疏于田间管理,让鼠害、病虫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后面就去县植保站寻求帮助,杨老师到现场来指导我们,帮助我们控制了鼠害。”如今,在杨再学与植保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余庆县龙溪镇水稻种植大户刘菊配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而刘菊配也从鼠害防治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

  鼠害防治没有止境。近年来,杨再学在余庆县主持开展的TBS灭鼠试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并发表《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为贵州省研究该项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目前,该技术已在全省20余个县市区推广应用,不仅有效灭鼠,还发挥了鼠情监测的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老鼠斗争了36年的杨再学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鼠害防治科研项目20余项,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地方标准8项、贵州省农业行业标准2项。

  “贵州的鼠密度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15%,下降到如今的3%到5%,防治成效明显。”杨再学说,灭鼠事业大有可为,鼠害防治永远在路上,自己会一如既往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成果留在千万家。同时,培养好全省鼠害防治的传承人,让鼠害防治事业更好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