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经济区立足岗位解群众就业难题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经济区立足岗位解群众就业难题 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023-12-14 16:55:06  来源:今日双龙

  “村委会帮我在家对面的天麻种植基地找了份工作,每天八点拿着锄头就到基地上去参与基地表灌清理、菌床培育、菌种养殖等工作,一天就能收到120元,收入比较稳定。工作的地方离家还很近,过个马路就到,家里有点急事,上不了工,还可以灵活安排,特别方便。”12月1日,经济区小碧乡马寨村村民陈兴周提起最近刚找的新工作,高兴地说,自己今年65岁了,能在自己的家乡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属不易。

  “自己年纪大了,外出打工别人也不收了。想着回来在村子附近的物流园里找份工作,但是自己操作不了那些智能设备,就被‘淘汰’了。”陈兴周说,得到这份工作后,家里每月最少可以增加2000元的收入。

  马寨新城是经济区2021年验收交付的安置点,回迁的马寨村村民有千余人,60岁以上的村民占15%以上。由于周边物流园区对于智能设备操作的要求较高,且60岁以上的富余闲散群体想要就业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知民意、晓民情,是为民解忧的基础和前提。“现在有多少人存在就业问题?”“基地需要多少劳动力?”“村民的就业问题是否能与基地的建设相结合?”经济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在主题教育中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带着相关问题,深入到马寨村天麻种植基地一线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敢碰真问题,敢啃“硬骨头”,经济区在主题教育中紧盯群众长期反映、解决难度大的问题不放,深入挖根源、精准定对策。

  “我们通过挨家挨户收集群众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项谋划、思考、改进。”经济区马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先凤说,马寨村经过整村搬迁后,原本以耕种为主的发展模式开始转变为进园务工为主,但相比20-50岁的青年就业群体,60岁以上的富余闲散劳动力就业市场也在持续“缩小”。所以村支两委开始探索实施“公司+项目+村民入股”的综合性发展模式,以项目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天麻种植基地在初耕初种、茶叶丰产期及果实丰收期等重点时段,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到翻土、播种、采茶、浇水等工作中,非常契合马寨村劳动力就业特点。”王先凤说,今年5月天麻种植基地(马寨点)正式落地,相较企业、公司的信息化技术操作,两个种植基地的务工需求则更偏向传统的简单劳动,时间安排灵活、岗位需求对口,颇受群众好评。现在,两个基地已先后解决了经济区马寨村至少近百名村民就近务工诉求。

  通过深入“解剖”马寨村60岁以上的富余闲散群体就业难的问题,并找到精准措施,有效解决,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经济区便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以属地为单位,突出对小碧乡16个村、龙洞堡街道各社区的群众开展就业需求摸底,并结合各行业部门包保服务的企业务工需求,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坚持引进项目带动就业和定向匹配岗位需求并重,推动更多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真正实现稳定增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通过这种常态化制度设计,靶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经济区相关负责人说。(罗凤琴)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