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头!绿了山!毕节老谭这15年……-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白了头!绿了山!毕节老谭这15年……

2024-02-01 16:14:16  来源:云上毕节

“要想收回成本就是下辈子的事”

15年的时间里

花出去2亿多元

几乎掏空全部家底

一股脑地“砸”进

毕节市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的苍茫大山中

“身边人都不看好,专家说不可能”

但他义无反顾

这个人是谁?这么“傻”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人不可理喻 

2008年

谭正义还是一位煤老板

在骔岭镇小屯村经营大河路口庆荣煤矿

那时的纳雍县煤炭储量丰富

骔岭镇是纳雍县有名的传统产煤大镇

谭正义在煤炭行业赚得第一桶金

行情大好的时候

却突然做了一个决定

一个让所有家人朋友都反对的决定

把自己的事业转向

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种茶

发展之路从“资源索取”变成了“资源再生”

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土专家”

“煤场关了你怎么挣钱?”

“开什么玩笑?”

“这么秃的山,还能生金不成?”

当时

很多亲朋好友劝他别犯傻

看到他放着好日子不过

回老家承包光秃秃的荒山

“耗子来偷吃苞谷,都是跪着的”

谭正义告诉记者

因为海拔高、温差大等原因

骔岭镇各种农作物长势差、产量低

自己在读书时

就是因为家里的口粮不够

所以才没有继续学业

这是自己一辈子的心结

因此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生态农业中

对于谭正义来说

大家的质疑对他来说是小事

能将承包的荒山变绿山

让村里的人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挣

这才是他最关注的

“我就是想为改变家乡做点努力”

谭正义说

15年坚守,昔日荒山变生态茶园 

2013年之前的5年

谭正义的茶山随时岌岌可危

他每年种植的茶苗

都难以抵抗冬季的冰雪低温

幼苗成活率不到10%

亏损了700多万元的血汗钱

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这个“倔老头”

终于在2013年冬天成功了

茶树成活率提高到80%以上

打破了海拔2300米山地不能种茶的定式

种出了7000多亩

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

两款高山生态有机茶

“雾岭红”(红茶)“雾岭雪芽”(绿茶)

  “你们看我的白头发,起码有一半都是那5年白的。搞农业难,做高山农业更难,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但我就是认准这条路,我就想努力一下,彻底改变我们这里的发展模式。”谭正义说。

但如何才能彻底改变骔岭镇的发展模式

持续保持生态、有机的高品质

零化肥、零农药、零添加

茶树的养分从哪里来?

茶叶“土专家”谭正义开始琢磨起来

于是种茶的老谭

开始了养猪

2012年到2016年

谭正义搭建了1万平方米的养殖场

利用3000头糯谷猪产生的粪便

在37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中发酵

通过20多公里空中管道

将沼液输送到山上的每一株茶树

实现沼液施肥,沼气发电

创造了“茶、草、猪、沼”

高山生态立体循环种养殖模式

种绿一片林,带富一方人 

如今

走进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

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尽收眼底

人们穿梭忙碌在茶园里

为茶园除草、剪枝,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茶园里分布着大量的

杜鹃花、桂花、月季花等等

深秋被渲染得五彩斑斓

“我们努力了15年,现在终于有了成效。”

谭正义笑着说

随着产业的发展

茶园为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

据谭正义介绍

常年在茶园和养殖场务工的农民工达200多人

每到采茶季节

每天都有100多位农民上山为企业采茶

家门口就业解除了不少农户的后顾之忧

近期

老谭正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

规划建设雾岭红生态茶园

茶山观光道

高山冷水面条鱼钓养场

精品民宿、团建营地等配套设施

着力打造集产、研、游一体的

茶文化体验中心

正是因为有像谭正义这样坚守的人

毕节试验区建立35周年以来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有了卓越成效

谭正义奋斗的身影

正是毕节人民

在改革发展征途中昂扬奋进

永不言弃的精神缩影

(记者 郑语欣 程帅)

[责任编辑:李涛涛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