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紧紧抓住东西部协作机遇,探索开展“3+3”中高职贯通、校企合作等特色办学模式,推动晴隆县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鸟瞰。
中营镇红岩村的陆海涛在晴隆职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毕业以后,通过“3+3”中高职贯通模式顺利进入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学的是烹饪工艺与营养。
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鸟瞰。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够读上大学,后来居然实现了。所以我认为,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我们即使读职校也可以去上大学,也能到大学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有一个好的前途。”陆海涛甭提有多高兴。
陆海涛(右一)在上实操课。
陆胜年接受采访。
“原来我不相信晴隆职校,现在我终于相信这所学校办得很不错。陆海涛他回来比如寨子头有时候办酒席,有时他就做大厨。”陆海涛的父亲陆胜年坦言。
所谓“3+3”中高职贯通模式,就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3年以后,经过难度不是很大的转段测试就可以进入高职院校读专科,不但可以学到一门谋生技能,还可以实现大学梦。
目前,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与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黔西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3家高职院校签订“3+3”中高职贯通培养协议,协议涵盖了晴隆职校现有的8个专业。
“我们的师资力量和到我们的这个中职院校的这个师资力量会融合在一起,专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那么我们就要给他贯通培养。就是说我在中职我学什么,我到了高职继续学什么。这样安排的话呢,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如果说是文化课的这个基础不够扎实的话,那么我们可能还要需要给他们进行这个文化课的一个补课,让他们顺利地通过我们的转段考试进入到我们的高职院校开展这个大专的学习。”贵州文化旅游职业学院院长祝晓丹介绍到。
祝晓丹(右)到晴隆职校考察。
陆海涛能有今天,得益于“3+3”模式,还得益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学校通过跟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引进了有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30名。其中,来自四川的吴三才是陆海涛的老师,拥有二级中式烹调师资质,从事餐饮工作18年。
“学习上,我用一个严父的角色既教他们做人,也教他们学技能。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循序渐进的阶段性教学。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做一桌宴席,也就能完成毕业的考核。” 吴三才说。
吴三才(左)到陆海涛(右)家进行家访。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向晴隆职校捐款。
2021年以来,晴隆职校深入与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开展东西部教育协作,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现年61岁的周南江曾经是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副院长,2022年7月底被中组部选派到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挂任校长。目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共有3名教师到在晴隆职校帮扶,他们的到来不但带来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甚至还带来了不少的资金和项目。
“我们通过东西部协作这种方式引进东部的人才资源、专家学者到我们晴隆职校开展专业建设,指导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我们专业实训室建设,包括我们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再就是资金支持,这个通过东西部协作,我们引进东部的资金资源,包括国家东西部协作的资金,还包括国家统战部的项目支持。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资金已经超过差不多2000万。”周南江如是说。(王敏 孔令相 王位)
周南江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