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人回老家拍起了乡村情景剧……
半月谈记者 李惊亚
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一个偏远村庄,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的戴繁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靠手机拍摄乡村情景剧在全网“吸粉”800多万。
一批批“戴繁”正源源不断从城市回到农村加入短视频拍摄的大军。一部手机、一把支架,乡里乡亲、街里街坊……儿时熟悉到无聊的乡村场景、乡音乡情被搬上屏幕后,引得全国网友一路“追剧”。无需滤镜,乡村情景短剧揭开了乡村被掩盖的独特的美,让流量变现。当好“新农人”,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正在成为新一代农民实现乡村振兴奋斗目标的新追求,刷新着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村剧”井喷,闯出一个风口
2022年初,一条名为“今年除夕你回家过年吗”的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达到6400万。视频中没有蒙太奇手法、没有美颜滤镜,却让1000万网友不约而同看到了春运中的自己。
这就是让戴繁进一步成名的短视频,他一人分饰50角,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网民评价“一个人演活了一整个春运”。在这条3分54秒的短视频里,戴繁对春运众生相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演绎:在火车站广场枕着大背包睡觉的年轻人,穿着红棉袄提着桶过安检的大妈,进站后扛着编织袋小跑赶路的中年人,在火车上吃泡面以及坐在行李箱上低头玩手机的“杀马特”青年,出站后住宿的、巴士拉客的……镜头、场景、服装切换自如,如同大电影,令网友叹为观止。
日常生活中的戴繁(上)和短视频《农村的早晨》中的角色(下)此图为拼图
2019年,20岁的戴繁还在浙江余姚打工,职业是理发店烫染师。爱刷短视频的他,那年花800元买了一部二手手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抖音上以“晓凡凡”为网名开始自导自演发短视频。
“我拍的都是农村家庭琐事,一个月就有几十万粉丝了。”戴繁说。视频里,他或戴着夸张的假发,或画着假胡须,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话题都是家长里短、七大姑八大姨、男女朋友回家过年发生的趣事等。
看到蹭蹭上涨的粉丝数量,戴繁2019年底辞掉理发店的工作,和女友回到贵阳租房专职拍摄短视频。2020年,戴繁的全网粉丝量已达到800万。
他清楚记得第一次去浙江余姚打工,坐了差不多30小时的火车硬座。当时买车票的钱是借的,又饿又冷,一路昏头昏脑到了余姚……打工时的这些经历,成为他拍摄短视频重要的灵感来源。
戴繁说,自己能迅速成名,主要是踩到了短视频的“风口”。
近年来,乡村新农人不断涌现,以乡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源泉的情景剧短视频井喷式发展。短视频多以剧集方式呈现,主脉络清晰、演技不逊于专业演员,内容更新快且质量稳定。“以前追韩剧,现在更喜欢看农村情景剧,如此量大新鲜且真实的生活呈现,对我而言不仅是看剧,更像是在行万里路,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国。”网友“momo”说。
拿起“新农具”,演绎新生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城镇网民规模达7.77亿人,农村网民规模达3.01亿人。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26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5.2%。
农村情景剧“吸粉”的一大优势,是浓郁的地方特色。
雨后清晨,勤快的大婶在门前清扫落叶,村里的媳妇坐在家门口吃面条,和刚刚从山里干活回来的老奶奶拉话……这是戴繁一人分饰多角,说着贵州方言,在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老家拍摄的一条名为《农村的早晨》短视频,播放量7000万,230万的点赞、评论和收藏,是他目前播放量第一的短视频作品。
戴繁受到启发,又自导自演了一个人演全村、一个人演一个镇系列。
像戴繁一样,全国各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纷纷拿起手机这个“新农具”。
山东博主“沂蒙山尕老太”本是一位男性,在穿戴上定制的棉袄、头巾,模仿走路姿势后,俨然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沂蒙山小脚老太太。博主不但自己扮演,还带领父老乡亲共同参演剧中角色,由父辈演绎30年前的自己,不用过多艺术张力,真情实感便足以令人泪目。
陕西渭南博主“小瓶盖吖”“年年有鱼”“喇叭花”是老乡。彩礼高、结婚难、留守儿童等农村老问题在3位90后女娃的剧本中被演绎得活灵活现。为了节省道具费,三人经常互换道具服装。有网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一边发弹幕互动:“瓶盖儿,今天又穿了年年有鱼的衣服啊!”
短视频社交平台积累到大量城市用户后,将视野转向下沉市场,鼓励并扶持农村创作者上传自制内容。这也是乡村短视频能够火爆起来的原因之一。虽然目前这一领域还存在抄袭、低俗化等乱象,但更多的内容,是让广大网民看到了脱贫攻坚完成后,焕发着振兴生机、充满别样生活气息的乡村新景象。
共享演绎流量变现成果
对于乡村网红而言,不能一直奔着流量去,粉丝积累到一定程度,大多数人都要考虑变现问题,带货成为普遍选择。
戴繁开始互联网带货后,不仅和妻子在省城贵阳买房安居,还先后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和农业公司,目前有员工十几人。
“不单是卖货,输出家乡的生活方式才高级,这样才有溢价空间。”戴繁说。给他带来启发的是烙锅,这是一种贵州地方名吃,在戴繁的老家纳雍县就有烙锅美食一条街。制作这道美食,需要一种特制的锅具,名字也叫烙锅。
有一次,他在短视频里展示了这个锅,告诉粉丝用烙锅烤东西、炸东西很好吃,很多粉丝都想要。前不久,戴繁在自己的短视频上了贵州烙锅产品链接,一口气卖出近6000单。
“这只是一个锅,并没有什么卖点,销量这么好,说明通过手机,贵州的生活方式可以被很多人了解接受。”戴繁说。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统筹全国3000多家文化馆资源,实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发掘培育更多优秀乡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发展。
一大批乡村美景、美食、好物在乡村网红的推介下成为爆款。
戴繁加入“云上毕节”直播联盟,开始参与公益助农直播,推动“黔货出山”。在威宁县,戴繁直播4小时卖出50多吨洋芋,销售额30万元;在大方县,直播3小时卖出30万片大方豆干,销售额18万元……2022年以来,戴繁走了省内外10多个县做助农直播。
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2021年报名到贵州湄潭县抄乐镇沙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开始我就想好要直播带货,把好产品卖出大山。”杜富佳说,她成立了富佳助农团队,抖音账号至今已进行了上百场直播。
杜富佳在直播卖货
两年驻村期满后,杜富佳申请了延期。只要有空闲时间,她便拿上手机在村里直播,分享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她表示:“我就是想继续当好‘新农人’,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帮助乡亲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