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厨到名师 烹饪大师入黔育英才-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从名厨到名师 烹饪大师入黔育英才

2024-05-08 10:58:13  来源:新华网

5月7日,刘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刀工。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5月8日电(卢志佳)5月7日,走进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教学楼,只见年轻的学子们有的在磨练刀工,有的在烘焙西点,有的在学习面塑……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院长刘先穿梭在不同的教学场景里,或是默默观看教学过程,或是亲自动手示范,浓浓的教学氛围和扑鼻的烟火香气,在教学楼里四处蔓延。

  出生于四川广安农村的刘先,1986年成为一名厨师,1992年开始从事烹饪教学工作。30多年来,他获得了中国注册烹饪大师、中国餐饮文化大师等诸多称号,先后斩获全国烹饪大赛金奖、中华金厨奖、刀工绝技特金奖、世界大赛3项金奖和特金奖,还成立了国家级刘先技能大师工作室。2016年,刘先作为技能人才被引进到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17年组建了食品工程学院。

  从曾经的后厨学徒,到后来的国家级技能人才,再到现在的教学管理者,刘先把几十年从厨的经验和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组建以来,开设了各种烹饪技能集训班,以一体教学法、学徒制教学法、大师传承班教学法等多种模式开展教学。“粗略算一下,我们每年招收200多名学生,7年时间已经培养了1000多名餐饮、烹饪人才了。”刘先说。

  5月7日,刘先在课堂上教授学生中餐冷拼技术。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作为一名“国家级”大厨,刘先是有“绝活”的,那就是食雕和刀工。在多个场合,刘先曾展示过“在牙签顶着的气球上切菜而气球不破”“往绣花针孔里穿20根手切土豆丝”等绝活。食雕方面,刘先更是在全国烹饪大赛雕刻项目中荣获全国十佳雕刻师称号。

  “我学雕花的时候,师父是躲着雕好了才给我看。怎么从一个土豆变成一朵花,我不知道,只能自己琢磨,一晚上雕了一麻袋土豆。”曾经的学厨经历让刘先暗下决心,以后带徒弟,一定要倾囊相授。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刘先更是毫无保留。“无论哪个学生,只要他愿意学,我都愿意教。”

  在教学工作中,刘先总结了很多管理理念。比如说“教师队伍大师化”,要求学院教师通过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提升专业技能和职称;比如说“课程设置模块化”,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因材施教,培养各类人才;比如说“办学格局开放化”,专业设置和教材选择紧跟潮流、紧贴市场,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5月7日,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的老师在教授面塑工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们的学生入职后,很快就能达到工作要求,我们毕业生的就业率也一直在90%以上。”刘先说。

  这两年,刘先有新的“使命”加身,那就是振兴黔菜。黔菜根植于贵州高原民间菜系,包括民族菜、民俗菜、土司菜及创新菜,以辣醇、酸鲜、味厚为主要特点,常见的比如酸汤鱼、辣子鸡、羊肉粉等。

  眼下,地方美食撬动舌尖经济的价值日益突出。贵州高度重视黔菜发展,创办中国黔菜研究院,开启行业标准制定,推动黔菜出山。刘先作为行业专家,也参与到了黔菜开发、黔厨培养和行业标准制定当中。

  5月7日,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西点制作。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教学工作之余,刘先大量阅读和走访,了解挖掘黔菜的历史、文化,总结黔菜菜式、味型。2023年,贵州启动“黔菜师傅”工程,刘先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多次为黔菜行业的领军人才开展培训。

  “黔菜味型丰富,市场前景广阔,我们也鼓励学生毕业之后创新创业,鼓励他们学黔菜、做黔菜。”刘先认为,黔菜产业繁荣的基础是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要有一批专业的人才烹饪黔菜,传播黔菜文化,打造黔菜品牌。

  “最近我们的团队又在研究药膳,我们都说‘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如果能把贵州的各类中草药材和食品加工结合起来,也是很有市场前景的,还可以推动贵州中药材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在刘先看来,厨师也好,教师也好,都是没有“天花板”的职业,唯有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满足大众对于美食多样化的渴望。

贵航职院食品工程学院学生的果酱画作品展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责任编辑:刘昌馀 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