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创新爆改“金刺梨+”又上新-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安顺经开区:创新爆改“金刺梨+”又上新

2024-08-06 17:59:25  来源: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检测结果:天麻素含量0.00816%。

  “成功了!”尽管早已成竹在胸,但不久前拿到有关机构发来新产品刺梨天麻口服液检测报告的时候,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凯还是很激动。

  “接下来,就是等待市场的检验了。”经过150多天的等待,他终于拿到了一张期盼已久的含量证明,“这款产品融合了金刺梨和天麻,能帮助缓解睡眠障碍问题”。

  怎么想到把金刺梨和天麻结合在一起?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民营企业,目前已研发出10多款优质产品,年产值可达3亿元,这背后又有什么秘诀?这不禁让记者想要一探究竟。

  “打造刺梨天麻口服液的创意,要从2023年说起。”张文凯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签发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结业证书。拿起证书,张文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23年5月,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省第三期“乡村振兴头雁学习班”开班。“有人和你一起住吗?”作为学员的张文凯寻思自己睡觉打鼾,年龄又偏大,有些担心找不到室友。

  带着些许尴尬,张文凯找到一位和他年龄相仿的学员——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平。“我和你住一间。提前说声抱歉,我睡觉打呼噜。”张文凯不好意思地说。“没事,打呼噜对我没有影响。”对方毫不介意,让张文凯犯起嘀咕:没有影响是什么意思?

  到了晚上,张文凯明白了,他还没躺下,文平已打着呼噜进入了梦乡。

  半月同处,张文凯发现文平的睡眠质量很高。“你为什么入睡那么快?”张文凯好奇地问,文平笑了笑,掏出自己公司生产的天麻粉。

  药师出身的文平,向张文凯详细介绍了天麻的功效。张文凯听得津津有味,想到当前失眠是很多人都面临的健康问题,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升起……

  恰在此时,靠在床头的文平问了一句:“你觉得金刺梨和天麻结合有没有搞头?”

  一拍即合。经相互实地考察,并请中山大学药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后,双方签订合作协议。随着文平在毕节种植的首批次天麻运抵安顺,新产品刺梨天麻口服液很快进入生产程序。

  金刺梨与天麻结合,是机缘巧合,更是敢于创新。“或因我是房地产行业出身,其他几个股东也没干过农业,没有思维禁锢,喜欢天马行空地思考问题。”张文凯说。

  的确,这家企业的奇思妙想还有不少。

  夏秋季,在安顺及云南等地,一种直径1厘米左右的绿色球形果实上市,其入口酸涩、后有回甘,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的药用功效,当地人称之为“橄榄”,学名叫“余甘子”。如今,市场上其他企业已开发出果汁、饮料、果脯、果酱、美容护肤、洗发香波等产品。

  2022年秋,张文凯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打听到当地有余甘子野果,立即前往。“初尝余甘子确实酸涩,回味却很好。”张文凯想,余甘子回味甘甜,且有药用功效,能不能把金刺梨和余甘子结合做成饮料呢?

  “说干就干。”张文凯借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力量,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生产技术,经过多次尝试,找到“金刺梨+余甘子”组合最佳配方,并从云南采购余甘子进行生产,“今后产量大了,会在安顺本地规模化种植。”

  如今,小野果余甘子跟随贵州得宝招牌产品刺梨橄榄原液,走向高端饮品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今年底,这款产品将出口海外。目前我们正在尝试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这款产品的附加值。”

  追求产品创新的同时,这家企业的生产上也在不断探索新方法。在贵州得宝02号标准化生产车间,清洗榨汁、加工灌装、包装出厂等全链条现代生产设备流畅运转。张文凯介绍,车间每小时可压榨鲜果20吨,每小时可生产2万瓶饮料。

  与此同时,一车车金刺梨果渣被运出。张文凯说,每天产生100多吨金刺梨果渣,以往的处理方式是倒掉,或者粗加工成肥料,而现在是“变废为宝”。

  走进贵州得宝01号发酵车间,一股浓郁的发酵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大型发酵罐内,数百吨金刺梨残渣正由酱酒酒曲催化进行深度发酵。

  “我们从仁怀引进酱酒酒曲,这里面发酵的可不是酒,而是刺梨果醋饮料。”张文凯打开一个发酵罐,捞起表层厚实的菌膜,“发酵状况良好,下面的液体是发酵好的原液。过段时间,我们从中国科学院引进的技术转化车间到位后,这些液体将被生产成刺梨果醋饮料,充实公司中低端产品线。”

  这只是第一道工序,经该工序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将被投入到另一个发酵罐流程,进行二次固态发酵,用于刺梨醋的生产。经两道工序处理,最后的金刺梨残渣不超过10%,这些残渣将被进一步做成膳食纤维。通过以上程序,公司真正做到对金刺梨“吃干榨尽”,实现100%利用率,金刺梨果渣价值提升至少10倍。

  金刺梨让贵州得宝尝到甜头。“我们还在研发‘金刺梨+玻尿酸’‘金刺梨+菌类产品’等,力争让产品链不断延伸。同时,除了通过校企合作将科技‘请’进厂房,还准备投资800万元打造省级刺梨重点实验室。”张文凯说。

  这家公司门口的一块大石上,镌刻着“科技创新”四个醒目的大字。张文凯说:“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的活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应对市场竞争。”

  近年来,安顺经开区制定一系列助企政策和金融惠企政策,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出规模以上金刺梨深加工企业3家。这些企业借助科技创新、工艺改进、市场拓展等手段,提高金刺梨产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安顺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金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这颗“金果子”含金量更足。(尹长东 苑庆磊 胡彪)

[责任编辑:汪强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