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过攀岩比赛的朋友们不难发现,每当难度或攀石项目开始前,运动员会抬头看岩壁,同时手会不停地摆动,好似在空气中作画。
攀岩世青赛运动员赛前规划攀爬线路
这是在“比划”什么?其实就是规划线路,思考在每一个岩点运用的动作,以求最快、最稳登顶。
是谁让运动员绞尽脑汁,让“岩壁上的芭蕾”变得竞技性和观赏性十足?幕后的定线员功不可没。
定线员邱洪树
“我们是出题人,运动员是答题人。”随着攀岩世青赛攀石比赛即将开始,定线员邱洪树也忙碌了起来。现场,他时而紧皱眉头,时而跳上岩壁拆卸岩点或调整角度,反复尝试线路的合理性。
“区分成绩、具有观赏性、还有安全性以及不能发生碰撞。”在邱洪树看来,一条好的线路应达到这些效果。他说,“考卷”太简单,爬起来没有挑战性,运动员水平差距看不出来,动作也不美,观众也会看得不过瘾。
讨论可行性
定线是个烧脑且耗费体力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
“我们任务是创新,看到运动员可以发挥到极致,拼搏的情绪持续高涨,是最开心、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邱洪树说,定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反复思考、判断、模拟后的成果,“环境不一样,选手水平不一样,线路肯定也就不一样。纠结是常事儿,最长一次我们用了好几个小时。”
调整支点
在很多人看来,定线员技术要比运动员水平还高,邱洪树不这么认为。
“我们是相互促进、双向奔赴的关系,他们每完成一个挑战,我们就要继续去创新,引领攀岩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他说,有些时候线路设计得好不好,要到赛后才能得到准确答案,例如一个岩点角度是否微调一下会更好,“定线员同样也是答题人,突破很难,但不能停滞不前。”
邱洪树在运动员时期,曾拿过全国冠军,退役后也当过教练。从事定线员以来,他参加了世界杯、世青赛等国内外大赛。“虽然不停地在思考,但是很有趣。”他说。
贵州作为攀岩胜地,邱洪树自然不会错过,“安龙、格凸河、六盘水我都去爬过,贵州自然岩壁很棒。”(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