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牢“四良” 端稳“饭碗”-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抓牢“四良” 端稳“饭碗”

2024-09-01 10:07:18  来源:贵州日报

  初秋时节,黔中大地忙“晒秋”。

  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寿乡村民趁着晴好天气,在房前屋后晾晒玉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中潮镇口团坝区的千亩稻田里,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一排排水稻连杆带穗被卷入机器中,一袋袋稻谷装满并堆在田边,村民们忙碌地搬运着;遵义仁怀市的36万亩红缨子高粱陆续进入采收期,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收、搬运、晾晒高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监管新模式。

  我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粮油生产能力提升行动,一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单产提升、油料产能提升等“六大工程”,抓住良种核心,用好良法手段,配好良机支撑,打好良田基础,“四良”深度融合确保粮食丰产和粮食安全,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贵州力量。截至6月底,全省今年已完成粮食播种4374.3万亩,油料播种920.4万亩,夏粮收获846.6万亩,油菜收获84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3.67万亩,超额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

  抓住良种核心

  时下的黔东南州岑巩县,遍地金黄,4万余亩制种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岑巩县全力推动“制种大县”向“种业强县”跨越,秋日的丰收盛景,不仅点缀了田野,也“甜”了稻农们的心。

  “今年,我种植了90多亩制种水稻,5台大型收割机一天就能全部收完。”凯本镇平牙村水稻制种大户白珍珍说,“订单种植的又香优龙丝苗品种产量不高,但价格较好。村里建有种子产地初加工服务中心,收割的鲜谷就近进行高效烘烤、筛选和初包装后,统一销售给公司。种田变轻松,收益也有保障,年成好时一亩地能赚800元左右。”

  小小的一粒种子,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我省近年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施玉米、水稻、油菜、高粱等良种攻关,取得显著成效。引进水稻高代育种材料,加快水稻品种选育速度,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团队合作,强化种业基地建设,推进岑巩水稻制种面积4万亩以上、仁怀高粱制种面积1.5万亩以上、黔南州长顺油菜制种收储1.9万亩。筛选发布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主推品种,因地制宜推广主导品种,推动水稻、玉米、油菜种植面积排名前10主推品种推广和换代。聚焦关键节点,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市场抽检,把牢种子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确保用种安全。

  用好良法手段

  立秋时节,贵阳市息烽县水稻进入孕穗至扬花期,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阶段。

  在西山镇鹿窝村,植保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匀速飞行喷洒农药,防控水稻病虫害。“我们是息烽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对西山镇鹿窝村、石硐镇中坝村、养龙司镇坝上村等6000余亩稻田开展‘统一购药、统一兑药、统一施药’的统防统治。”现场飞防员陈进说。

  近年来,息烽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推进统防统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总体防治效果达80%以上,主要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今年,我省积极推动良法良技保障粮食安全,制定了《贵州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在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示范县推广钵苗、毯苗等方式集中育秧,在优质稻地区实现订单化集中育秧,提升种苗质量。以党政领导领办示范田为抓手,因地制宜集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缓控释肥料、生物有机肥等新型肥料及种肥同播机、侧深施肥机、喷肥无人机等新机具,助力增产增收。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和技术培训,普及绿色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促进绿色防控措施大面积推广应用。

  配好良机支撑

  创新“良法”是为土地增收做“加法”,机械化的普及则在为人工劳作做“减法”。

  每至秋收,遵义市习水县习酒镇桃竹村高粱种植示范基地里总会传来“隆隆”的轰鸣声。村民们忙着分拣、装袋、上车,高粱收割机在地里往返一趟,一片片高粱便被收割下来。人力从繁重的劳动中得以解放,高粱也实现了增产。

  “今年,我们争取到了习水县农机提升项目。目前购置了收割机、无人机及自动播种机,从播种到收割全程实现机械化。去年,我们村种植高粱2100亩,产值突破500万元。在农业机械化的强力加持下,我们的收益明显提高了。”习酒镇桃竹村村委会副主任包珊说。

  今年,我省将在46个水稻生产大县大力推广全程生产机械化,在36个油菜主产县示范推广集中育苗、移栽、收割等农机具,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推广播种施肥一体机、收获机等农机。全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积极推广“农机托管+综合农事”等服务模式和“贵州智能农机云”平台,精心打造农机示范点280个。

  打好良田基础

  良田有保障,粮食才满仓。铜仁市思南县大坝场镇尧上村坝区,高标准农田错落有致。微风拂过,稻田绿浪翻滚,丰收在望。

  “2023年种植的水稻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极大提高了耕种效率,也节约了劳动成本。接下来,我们将配套建设病虫害监测设施,大力发展稻油轮作产业,努力将该坝区打造成为现代山地农业示范区。”尧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龄方说。

  近年来,全省各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再加上农机技术、优质种子、专业人才等多方面的加持,现代化耕作方式得到大力推广,农业产业发展蒸蒸日上。今年,我省持续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635工作机制”,充分发动农民深度参与项目设计、施工、监管、验收、管护等各个环节,压实参建单位责任,确保高标准农田建一块、成一块。以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还田、秸秆还田等技术,实现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有效培肥土壤。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主要作物测产,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1等以上、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公斤以上、主要作物单产高于本县(市、区)平均单产。(记者 刘皓 邓钺洁)

[责任编辑:邓娴 谢素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