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如黛,水清山美,泽被黔山,润善于民。坐落于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腹地的松柏山水库,距贵阳市中心32公里,系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上游第一级重要中型水利工程。
自80年代初期建成以来,松柏山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黔城大地之上。四十余年的坚守,见证了祖国历史性的发展巨变、黔山大地的蓬勃发展、水利于民的生态红利。承载四十余年风雨,抵御洪水猛兽于身外,泽润万亩良田于渠系,保市民饮水安全在黔城,厚植生态底色于流域,贵阳贵安有你更美。
述源
“洪涝一条线,干旱一大片”是松柏山建库前的真实写照。河流地处黔中高原,松柏山1140米以上高海拔,曾经的这里并不是山清水秀之地,其下游民众饱受水旱洪涝之苦。据文史记载,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至1949新中国成立前,特大旱灾11次,较大洪水18次。史载有1496年“夏五月,省城大水,坊市行舟”;1638年的“贵阳大水,漂没民庐舍,溺死者八十余人”;1690年“南明河水溢,街市以舟行”;1745年“于十五日黎明,水决外城而入,冲至北门内外,滨河……淹毙大小男妇一百六十八名”;1831年6月“夜中贵阳大雨,南明河溢上及甲秀楼之半,频河庐舍多倾”。
喀斯特独有的地理条件和建国初期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匮乏,导致贵州有水却无法留住水,旱时有的河流甚至会断流,雨季时却又山洪肆虐,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当年,无数民众对“善水”(取水止渴、引水入田、御洪于坝)有着迫切的渴望,源于他们对生产生活用水所必需,更有干旱与洪水频发带来的梦魇。干旱时水源枯竭,在“垦于荒而依于水”的良田地头,数万亩的庄稼枯萎,人们缺粮少水又缺衣。喀斯特地貌独特的洪水来临时,如猛兽般肆虐,毁灭性的破坏让大地伤痕累累,庄稼、房舍甚至于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人们饱受其害。治理这一河流成为那些年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民生大事。
建设
70年代中期,经贵州水利勘测设计院十数年的钻探勘测,为控制建设成本,节约国家资源,设计大坝为施工建设难度较大的混凝土双曲率薄拱坝。此坝要求对坝址的地质情况有深入了解,需精确计算和优化结构设计,且混凝土浇筑、温控等施工工艺复杂,监测和控制难度大,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安全保障要求极高。
1975年,当得知水库正式获批修建的消息时,民众万分激动,心里多年的期盼终于得到实现。水库开工了,由于缺少劳动力,各公社、生产队纷纷派人加入建设的队伍,人们踊跃加入了施工队。在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那些年,施工设备落后,没有重型机械设备。几十米的渡槽,仅靠着一双双起茧的手,挥着锄头、甩起大锤、拽着钢圈,双肩挑起箩筐、担着木头,硬生生地挖了出来。那时的生产队提倡“先生产后生活”,工地上住的都是用牛毛毡搭建的简易房子。
历时五年的艰苦建设,1980年10月,高52.5m,弧长126米的水库大坝建成了。随着其效益的发挥,为流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的红利。也因此后来被民众亲切称为贵阳市“五口水缸”之一、“三盆水”之一,“水缸”与“盆”的喻称,生动阐述其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远远看去,斑驳的坝体证明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其幅度优雅、身形伟岸的双曲率坝体,讲述着水利建设者在艰苦卓绝环境下的技术坚守与质量品质。
抵御洪水猛兽于身外
随着时间车轮不断前行,四十余载的安澜,让经济发展放手腾飞。整条流域广袤土地的新一代年轻人,也许偶尔从老一辈的口中听闻那些年的洪水旱情,却再也感受不到其带来的危害。但在松柏山水利人的心中,历史灾害的画面仍存留于心,利水、善水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成为历代松柏山水利人的坚守。在汛期与干旱之际,实施有效的“四预”管理以安全度汛,开展科学的流量调度保障旱时农灌。如猛兽般的肆虐的洪水已被驯服,干旱的气候也无法为生产带来伤害。松柏山水库持续释放其最大的公益性功能,保护一方风调雨顺。水库自投入运行以来,先后拦蓄、消滞大于11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两次,其中“91”洪水194立方米每秒,“96.7”洪水114立方米每秒。据测算,仅两次防洪减灾效益在2亿元以上,至今没有洪水灾害记录。
至今,防汛安全仍是松柏山水库最为重要的使命,其携手两座山共同背负水之压力,以护黔城民众安全发展。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梦想,从无到有,逐渐崛起。在历史的长河中,它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泽润万亩良田于渠系
灌区渠系工程原有干渠4条共72公里,支渠23条共126公里。原灌区范围内涉及行政区域包括花溪区、小河经济开发区、惠水,所辖9个乡(镇)51个村290个村民组,农业人口7.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4%,以布依族居多,苗、汉等民族次之。原灌区总耕地面积5.26万亩,控制灌溉面积3.92万亩,其中稻田2.89万亩,果蔬等作物1.03万亩。
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灌区灌溉面积逐渐缩小,现如今仍有1.2万余亩良田享受着松柏山之水的灌溉。当前,松柏山水库管理处正在积极推动灌区渠道工程管理标准化建设,结合实际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发展,做好灌区渠道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松柏山水库正在调整供水思路,优化渠道工程供水网络,扩大供水市场,发挥现有渠道优势,厉行节约用水,注重实效,逐步推行渠道改管工程建设,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最大限度发挥松柏山水库渠道农业灌溉的社会效益。
松柏山水库公益性突出的农业灌溉功能,管理处沿用渠道工程向市场供水已取得实效,利用渠道工程内的管道向花溪、青岩等地供水,致使松柏山水库渠道工程跟管道供水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松柏山水库的渠道供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保市民饮水安全在黔城
2016年,松柏山水库被列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随着优质淡水资源日见珍贵,松柏山水库作为贵阳市民的“大水缸”,干净优质的二类及以上饮用水水质是贵阳贵安民众的绿色瑰宝,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库区内泵站、水库底孔、渠系、管道输送等方式向贵安新区部分地区、贵阳市花溪水库、北控南部水厂、北极熊等用户供水。松柏山水库不断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监测和调度体系,合理分配水资源;同时,注重水源地保护,防止污染,确保供水水质。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水危机事件。通过以上举措,能更好地发挥水库在供水保障方面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2023年,贵阳市遭遇最严峻的持续时间长、受灾范围广的干旱天气。面对旱情,松柏山水库密切监测水库的水位、库容、入库流量和出库流量等数据,加强水库的维护与管理,完善的干旱应急预案,做好黔中公司“过水”出入松柏山水库的管理工作。有效应对极端干旱天气,保障松柏山水库供水区域内民众的饮水安全,助力经济持续发展。
松柏山水库自2002年以来,累计提供生态、生活、生产用水10亿立方米以上。为人们提供着稳定、干净的水源,滋润着黔城的每一寸土地。
厚植生态底色于流域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松柏山水库美丽的风景引来许多到此游玩的人,在水库保护区内出现违法违规建筑,影响水质的经营活动,对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自2016年以来,贵安新区综合执法局围绕松柏山水库周边违法建设问题进行清理,2018年实现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清零”违法建筑。
优质的饮用水水源是松柏山水库的生存之本、发展之要,也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松柏山水库以推进在线监测与智慧环境监管建设,预警水质污染,为促进水环境的不断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工程措施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管理,实现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全方位视频监控,水库大坝和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封闭式管理,更新完善界标和警示标语标牌,完成河道保护范围划界,对水库管理保护范围内实施强有力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以日常巡查为主要内容,着力宣传引导实效,以多部门联合执法为抓手,形成多领域水源地监督管理,联合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切实发挥联动作用,对库区内违法设置钓台、违规垂钓、游玩等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有效保护了松柏山水库水质,确保了水清岸绿、和谐共生的优良水生态环境。2022年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现身水库,再次印证了其优质的水质,定期水质检测数据显示,松柏山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及以上。
松柏山水库经历了40余载风霜雨雪的洗礼,伴着两岸绿黄树叶更替,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周边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松柏如黛,一如既往清澈碧绿与宏伟壮观的大坝连为一体,又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展望
松柏山水库建库历史较久远,工程技术要求高,区位优势明显,功能全面,是贵州省水库工程的一张名片,直属于贵州省水利厅。历年来,通过数代水利人的努力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水库工程效益突出,社会公益性效益显著,不仅滋养了下游广袤的土地,保障了灌溉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是在防洪抗旱、生态调节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综合效益为工程投资的十余倍,是贵阳市重要中型水利工程之一。
如今,松柏山水库随着水库工程管理标准化考核完成省级达标评价,紧紧依托省水利厅的支持和领导,抓住水库矩阵管理建设契机,推进水库管理信息化、现代化,实现水库水生态和水环境持续向好。松柏山水库不仅是贵州水利建设事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黔城人民心中的绿色与宝贵财富。它的成长历史,是无数水利人与民众奋斗与拼搏的见证,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或许,松柏山水库在不久的将来会建起现代化的水利科研基地,吸引着众多学者和专家前来探索水利的奥秘,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贡献智慧和力量。或许,你会沿着新建的文化步道和观水台,近距离感受绿水青山的文化魅力,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水利文化底蕴。或许,朝阳初升,晨晖洒在水面上,学习实践其间的水利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庞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