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坚持减负与赋能双向发力 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贵州黔西南州坚持减负与赋能双向发力 让村级组织“轻装上阵”

2024-11-04 18:15:46  来源:黔西南日报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部署,明确提出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从体制机制上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动真碰硬、对症下药,推出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本文聚焦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扎实为村级组织减负赋能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贵州省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3.15万,分布着汉、布依、苗、彝、回等46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比43.58%。去年以来,为有效解决村级组织权责不明、力量不强,各级各部门行动不协调、推进不一致等问题,黔西南州坚持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清单化明责、常态监测监管、推动资源下沉,切实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松绑赋能。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截至目前,带动全州440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均达到10万元以上,为群众办理实事2.5万余件,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增强,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提升。

  聚焦村级组织职责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

  清单明责压担

  >>>压实州县乡村四级责任,制定村级组织“三张清单”;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设置综合性岗位和便民服务明白栏

  “高洛安置区是全省搬迁人口比例最大的安置区,而我们社区又是安置区里最大的社区,共1662户7400人,以前社区职责任务事项繁多,社区干部想干事但总是很难抽身。”册亨县高洛街道巴纳布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覃福建说,“去年为村级减负以后好了很多,我们的职能职责、需要协助的事务一目了然,终于可以把更多时间腾出来,放在服务搬迁居民上,群众满意度也提上来了。”

  如今,巴纳布社区安排工作人员在党群服务中心轮流坐班,日常只留1人负责接待群众、办理服务事项和处理一些必要的工作,其余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开展入户走访、上门服务、稳岗就业、文体活动等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有把上面的“千条线”理顺了、统筹好,才能有效发挥“一根针”的作用。黔西南州压实州县乡村四级责任,推动各级各部门共商村级事务,根据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规定,明确主体责任事项52项、协办事务27项、负面事项4项,制定“三张清单”,厘清权责边界,让村级组织一看就知道“干什么活、办什么事、担什么责”。

  同时明确,未经县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严禁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村级组织承担。对确需协助事务,严格准入审核,按照申请、核准、退出、监督管理等程序,呈报县级党委审核批准,并报州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登记,防止一些单位仍变着花样搞多头督查检查,向基层摊派任务。

  近日,走进兴仁市新龙场镇大屯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悬挂着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等4块牌子,便民服务大厅干净整洁,一进门,“一站式服务”办事流程图便映入眼帘,各个办事窗口指示牌排列有序。

  在综合窗口,到村任职选调生龙洪泽正在帮梅子冲村民小组的梁兴兰进行养老保险资格待遇认证,输入身份证号,对准摄像头、眨眨眼、转转头……一键确认上传,不到1分钟就操作完成。

  “感谢你们,太方便咯!以前是跑了村里跑镇里、跑了镇里再回村里,来来回回折腾,现在没几下就办好了。”梁兴兰说。

  “刚去读书的时候来村里打证明,进来都不晓得找谁,问来问去很麻烦,现在一进门,一目了然,大厅变化大、工作人员办理效率也提高了。”正在党建窗口咨询党组织关系转接手续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刘俊恒说。

  以前除了群众不知道该到什么地方、找谁办事,就连村干部也不清楚该干什么、怎么干。

  贞丰县沙坪镇沙坪社区干部方福东说:“从前群众到社区出具证明,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出具、该不该由我们出具,经常因为这事不被群众理解。现在,有了便民服务明白栏,社区能出具哪些证明我们心里都有了底,不能出具的证明,也能准确告知群众要到什么地方办理,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群众也更加信任我们。”

  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工作效率才更高、服务才更有温度。黔西南州建立和规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点)1429个,统一设置党建、农村经济、综治、社保等综合性岗位,制作民政、教育、医疗等便民服务明白栏,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聚焦各级各部门行动不协调、减负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常态监测监管

  >>>把推进村级组织减负纳入基层治理不良现象专项整治内容,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在镇村两级设立40个监测点,常态化监测监管减负情况

  “我们党群服务中心之前墙上和门口都是各种牌子和制度,我们还开玩笑说,再发牌子的话,就只能往天花板上贴了。”兴义市敬南镇白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普祥说,“牌子多的背后是任务多、事情杂,老百姓来办事,不知道找哪个办公室找谁。如今各级各部门要求挂的不合理牌子清理完后,老百姓有什么事,就可以直接来‘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结。”

  去年以来,黔西南州把推进村级组织减负纳入基层治理不良现象专项整治内容,建立和推行联席会议制度,组织63家州直部门,深入开展减工作事务、减牌子制度、减会议文件、减报表材料、减督查调研“五项行动”。制定清理标识标牌、上墙制度“两个参考目录”,集中整治“滥挂牌”等问题,自上而下为村级组织松绑减负。全面统筹规范会议文件、督查检查考核、调查研究,实行计划管理和备案管理,凡未列入年度计划的,原则上不得组织开展。

  依托全省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填报平台,清理各类报表1961份、指标2.7万个,推动基层资源汇聚共享。

  在安龙县五福街道坡云社区,撤下来的机构牌子和上墙制度堆放在党员活动室里。“我们担心撤下来的机构牌子、上墙制度被上级要求再挂上去。”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星屹说。

  担心形式主义反弹回潮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清理无效的机构牌子和上墙制度是好政策,但基层减负不只是减减制度牌子,还得有管长远的硬杠杠,若是‘雨过地皮湿’,抓一阵放一阵,只会让基层干部更疲劳。”望谟县乐元镇纳沙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邵旭淦说。

  为防止形式主义禁而未绝、反弹回潮、改头换面,及时掌握为村级减负工作落实情况,黔西南州在镇村两级设立40个监测点,实行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监测,常态化监测监管减负情况,以点带面推动减负常态化。

  “经洒雨镇下龙村基层减负监测点反映,你单位安排村级开展的工业企业类摸底排查和统计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现予提醒,请及时进行整改。”近期,接到县纪委监委的提醒函后,安龙县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立即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自查整改,并反馈了整改落实情况。

  下龙村作为村级基层减负监测点之一,围绕“瘦身除痕”“精文减会”“问责纠错”三大类重点内容对收文、参加上级会议、接受上级督查调研考核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统计,通过“以下看上”倒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目前,该监测点反映的6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聚焦村级力量薄弱、资源较少等问题

  强化要素保障

  >>>落细落实人员、经费、项目、政策等要素保障;推行“双培养双提升”,提升头雁能力素质;实施“四个划转”,下放驻村干部管理权限

  “减法”有了,“加法”自然也不能少。黔西南州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落细落实人员、经费、项目、政策等要素保障,让村级组织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劲成事。

  在队伍管理上,严格实行乡镇编制“专编专用”,全面清理规范借调乡镇人员,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乡镇(街道)挂职,增派249名干部驻村帮扶。在经费保障上,按照“费随事转”原则,将村级协助工作经费落实到村,为符合条件的村干部购买基本养老保险。在项目建设上,将一批东西部协作帮扶、以工代赈等项目交由村级组织承接实施,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在政策支持上,整合农业农村、财政、金融等部门政策,制定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和奖励办法,健全完善收益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截至去年年底,全州976个村集体经济积累均达20万元以上。

  “今年1月,我拿到了国家开放大学大专毕业证,通过两年半的学习,我抓产业的思路更清、目标更明,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动力更足了。”兴义市七舍镇革上村党总支书记吴波说。吴波通过参加“双培养双提升”行动实现学历提升,在他的带领下,革上村发展茶叶、蔬菜、黄桃种植,带动400多户群众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7.01万元。

  推进乡村振兴,领头雁是关键。针对部分村干部学历偏低、能力不强、视野局限等问题,黔西南州全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和乡村振兴骨干能力学历“双培养双提升”行动,组织1800余名村干部、后备力量,依托开放大学、职校等渠道提升学历。采取集中培训、跟岗挂职、实践锻炼、领导帮带、观摩比武等方式提升能力,培训乡村干部1.4万余人次,持续为村级组织蓄势赋能。

  今年端午节前夕,兴仁市巴铃镇大普村驻村第一书记熊庭波与大普村干部忙完村里的事务,又赶到薏仁粽加工厂帮忙。到大普村开展驻村工作后,他帮助村里自主研发薏仁粽,今年的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加工厂每天要请10多位群众参与生产,带动人均增收1000余元,预计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000元。“帮助村里谋发展、服务好群众就是我的主责主业。”熊庭波说。

  驻村干部下得去,更要管得好。聚焦提升政策落地率、制度执行力、群众综合认可度,破解部分乡镇党委对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不敢管、不善管、管不好等难题,黔西南州探索实施“四个划转”措施,将州县两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的党组织关系、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目标绩效评价权限全部划转至所驻乡镇和村,充分赋予镇村两级党组织管理权力和底气,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真蹲实驻、真帮实扶,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

  2023年,全州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900元、同比增长16.87%,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4300元、同比增长15.13%,驻村帮扶质效明显提升。(金祖宣)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