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写好“水”文章 绘就美画卷-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毕节:写好“水”文章 绘就美画卷

2023-07-25 09:24:26  来源:贵州日报

  毕节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思路,以“绿色发展样板区”战略定位为统领,狠抓落实、攻坚克难,水土保持促进青山更青,河湖长制保障绿水更绿,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空间配置更均衡,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

  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

  毕节试验区建立于1988年,建立时,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683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2.7%。35年来,毕节采取多项措施,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的目标。

  毕节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路村统一规划,通过实施“长治”工程、世行贷款、欧盟赠款水土保持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1.49亿元,治理小流域482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4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占国土面积比率由1988年时的62.7%降至36.7%,强烈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1.8%。

  毕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依法严格防控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生产建设项目精准监管。通过构建监测站点为基础、常态化动态监测为主、定期调查为补充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成效,进一步完善了“天地一体”监测体系,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蔓延。

  此外,毕节还聚焦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示范典型的引领及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打造了贵毕公路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大方县新桥等26条“十百千”示范工程、黔西驮煤河小流域“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优质工程”和织金县桂花小流域科技示范园等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工程。

  河湖长制实现全覆盖全落实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毕节通过系列有效措施,不断优化全市河湖生态。

  2020年,为共同保护毕节市、四川省泸州市两地河湖环境,筑牢两地发展的生态保护底线,两地建立了跨界河流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毕节市与泸州市、云南省曲靖市、昭通市签订《跨界河流(段)联防联控合作协议》。今年5月,毕节市政协主办云贵川三省四市政协2023年赤水河保护宣传周活动,进一步推动跨界河流大保护。

  毕节全面落实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共设立河湖长3282名、聘请民间义务监督员528名、落实河湖保洁员1643名,有效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流域河湖长组织体系,进一步补齐流域统筹短板,提升流域统筹协调能力和效率。

  同时,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排查整治,严厉打击非法建设、非法围湖围河、非法采砂以及农村河湖脏乱差、非法种植养殖等问题,建立“四乱”问题定期报告制度,做到“四乱”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整改。

  骨干水源水网不断织牢织密

  毕节大力推进水源水网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和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近五年来,毕节完成水利投资374.2亿元,开工建设水库29座,建成24座,新增总库容14.65亿立方米,夹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玉龙大型水库经水利部审核通过并函送国家发改委待批。新增城市供水管网2000多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54处,升级改造小水窖2.9万口,惠及上百万人口,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73.0%提高至91.8%,农村群众饮水得到有效保障。

  在水务运行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抢抓机遇,推进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及黔西北水网运营试点改革,探索水务投融资、建设、管理、运营、服务一体化改革经验,有效解决工程性缺水、水资源效益不高、城乡供排水条块分割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水资源更加稳定、水安全更加可靠、水生态更加安全、水环境更加协调、水动力更加强劲的水务工作新格局,推动毕节市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刘亮)

[责任编辑:吴雨 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