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蓝靛染:穿在身上的非遗文化-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黔西南布依族蓝靛染:穿在身上的非遗文化

2023-09-15 10:33:13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贵州频道

  随着2023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的临近,兴义万峰林景区布依八音堂的非遗文化传习馆近日接了很多订单,格外忙碌。陈小琴作为其中为数不多掌握蓝靛染工艺的师傅,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我到这里上班一年多,日常工作就是制作扎染、蜡染布料和手工艺品,也常常向前来体验蓝靛染工艺的游客做讲解示范。”说话间,身着“布依蓝”服饰的陈小琴手脚麻利地将白色长布攥成一团,用线打结固定,在清水中浸湿后,就放入盛着蓝靛染料的大缸内进行染色,中途,她将布料不时提起氧化,又放下继续加深着色,不一会儿,染色就完成了。

  陈小琴在画蜡染

  展开一看,原本素白的长布被染成了一张蓝白相间的布,其上的纹路既像婆娑的竹影又像冬日凝结的冰花,“这是蓝靛染工艺中最简单的云染,但这种技法,就算是最优秀的染布师傅也不可能染出第二块同样花色的布。”陈小琴抖开新染的布晾晒起来。

  染色时布料与空气接触发生氧化

  蓝靛染是黔西南州布依族优秀的传统手工染布技艺,在2007年被列入全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料记载,黔西南州布依族早在明代前就掌握了蓝靛染工艺,这里的布依族妇女们自小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代代传袭,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蓝靛染制作工艺,可谓是穿在身上的非遗文化。

  布依族妇女晾晒染好的布料

  从种植蓝靛草,到制作染料、纺线、织布、染色,那一抹蓝,凝结了布依族先民的审美和智慧,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民族记忆,既是传承,也是寄托。

  回忆起少女时代,今年70岁的册亨县布依族老人李荣英笑意盈盈:“我做姑娘的时候,从织布、染色、缝衣服,全家人一年两套衣服都是我做的。”那时候几乎每户布依人家都有自己的染缸,每年7、8月份,将蓝靛采摘回来,做成染料,等收了棉花,就开始织布、染色、做衣服。

  蓝靛染布料制作的成衣

  据了解,蓝靛染的主要工序为制靛、漂白、染布三步。“制靛”是用蓝靛作染料,用土碱、烧酒、石灰、牛皮胶作辅料,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即可把布染成深蓝、中兰、浅兰、灰、深灰、青、月白等各种颜色。“漂白”则用早晨的露水和阳光对布料进行漂白,连续晾晒数天早晨(一般为七至十天),直到布面洁白为止。“染布”则是将布漂白后,即可进行蓝靛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布依蓝靛染除了用于制作服饰、桌布、随身挎包等日常用品,许多带有现代元素的布依族手工艺品也应运而生,围巾、小挂件、手提包、方巾、动物玩偶等,受到了广大游客的追捧。

  用蓝靛染布料制作的手工艺品

  非遗文化传习馆负责人韦珍说:“为了将布依蓝靛染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的传习馆不只自己研习染布,还有专门的师傅指导游客亲自体验蓝靛染工艺,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优秀的布依族文化。”(夏静 王永龙 李云侠)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