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贵州】陆成文:麦田里的“启明星”-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中国网事·感动贵州】陆成文:麦田里的“启明星”

2023-10-18 15:23:52  来源:黔南州委宣传部

  乡村教育是造梦的事业,乡村教师就是大山深处的明灯。一所学校,一位老师,是坚守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和教育负责的一种大爱。在贵定县的一个小山村里,就有这样一颗“启明星”,十余年间,默默照亮着学子们。

陆成文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

  陆成文,男,1987年9月生,现任贵州省贵定县沿山镇森山村岩脚小学老师,也是该校唯一的一位教师。

  2012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学院的陆成文主动选择考到了偏僻的岩脚教学点,他带着青春来到了贵定县沿山镇森山村,成为了岩脚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

陆成文带领学生在学校后山的腊利梯田写生

  陆成文来到森山村时,当时进村的路不好走,和当地群众语言又不通,沿着盘山小路要走上1个多小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泥泞的道路、破烂的房子,以及长满青苔、日渐陈旧的校舍。看着眼前的状况,他心里泛起一丝酸楚。落后的村寨,艰苦的环境,加之在那里一无亲戚、二无朋友,三无手机信号、四无电视机,陆成文深感陌生与孤独。学校没有睡觉的地方,只有一间15平米的小办公室屋子,他用书柜从中间隔起来,里面用来睡觉外面做办公室。每当夜幕降临陪伴他的只有满山田野青蛙和蛐蛐的叫声以及小办公室里久久不灭的那盏灯。工作累了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谈心的家人及朋友。但眼前淳朴善良的村民和学生,让刚从高校毕业正值青春激荡的他不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最初的选择。要改变大山深处贫瘠的容貌,能做的就是从山里的孩子着手,从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开始。只有下一代从意识上转变,从思想上改变,行动才能跟得上。只有村里的孩子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走出这世代困扰的大山。

陆成文护送孩子们回家

  一开始,大部分老乡怕初来乍到的陆成文待不住,都把孩子留在家中,想让孩子年长些直接送到5公里外的石板小学就读;也有一部分老乡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孩子交给陆成文。陆成文把学生们视同自己的孩子,细心教导用心育人、学生都很喜欢他,他一个人上两个班,包揽所有科目,同时还要兼管学校的安全、营养餐等各方面工作。岩脚小学幼儿班主要是学习简单的绘画、识字、课外活动等课程,一年级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实践等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

  岩脚教学点所在地是一个高山苗族村寨,语言不通的陆成文虚心请教群众,向群众学习,群众不管办什么喜事他都会抓住这个机会去交流学习,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到群众有事我必帮,和群众打成一片,拉进了与村民间的距离。学前班的孩子刚来上学时不会说普通话,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又让学生们沿袭祖祖辈辈使用的语言,课堂上,陆成文就用自学的苗语一遍遍进行双语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习汉字、讲普通话,不仅让学生们觉得读书是件有趣的事,而且学生们也更容易接收课堂知识。

陆成文为孩子们剪头发

  工作以来,他不断学习新知识,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倡细致工作,也注重技巧工作,常常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尽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快乐学习。

陆成文在办公室写教案

  身兼“校长”和老师的他,一人一校,不仅肩负着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梦想,同时还要照顾到孩子们在山里的生活饮食。刚开始,为了让学生能吃上营养餐,他每个周末来来回回要走上两个多小时的泥巴路去买菜买肉,一步一步的把菜肉背着、扛着来学校,路上长期还有毒蛇“青竹标”出没,有好几次走着走着差点一脚踩在毒蛇上,一整天惊魂未定,可想而知如果那一脚躲闪不及踩在毒蛇上后果不堪设想,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太差,当地没车且离医院又远,或许一脚下去就一命呜呼,每次回到学校早已汗流浃背,衣服全部湿透。为了让学生有肉吃有一次他扛着四十多斤的肉走了30多公里5个多小时的路,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有时买菜回来后还去山上拾柴给学生烧菜做饭,虽然身体累但他觉得很值。他的父母亲都是纯朴的农民,父亲是共产党员、曾经也是老师,后来做过十多年的村干部,父母都很明理、很支持他的选择。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互相有个照应,后来陆成文把七十高龄的父母接到离家600公里外自己工作的地方。可想而知两位七十高龄的老人愿意来到一个陌生且语言不通的地方扎根下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陆成文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和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及“我是党员”的初心信念一直坚守在岩脚小学,克服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

陆成文与学生在体育课上做丢手绢游戏

  寨子里大部分老人都没有文化,很多青年也只是读过一二年级,识字都很困难,有时遇到寨子里学生或老人生病、孕妇待产等他都会冒着风险帮助及时送医,力所能及的事有求必应。融入到了当地,也就融入到了村民心里。11年来,陆成文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成长的引路人,在当地老百姓眼里,陆成文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保姆,甚至是亲人。

  对村里孩子的教育,陆成文耐心细致、言传身教,但对自己的家庭却总是缺席,就连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他都不在妻子身边,现在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也全是爱人和父母照料。在面对小家和大家的抉择上,陆成文心怀愧疚但从未后悔。

陆成文在体育课上指导学生投篮

  做好乡村教师,就是要把自己当成乡村的孩子,留下来才能更好的呵护村里娃娃的成长。也有过想离开这里,但如果真的走了,这里的30多个娃娃怎么办,这里教育怎么弄,在提及是否有过想离开岩脚小学时,陆成文充满了疑问,却也无比坚定了留下的信念,甚至对于未来也有了更好的规划。

  陆成文说:“我希望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让更多的孩子快乐成长、快乐生活、快乐学习。我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走出大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陆成文一人一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11年,扎根乡村是对教育事业的独特情怀,11年来的坚守是对教育初心的诠释和践行,是对乡村教育的责任与守望,更是躬耕乡村教育的担当和榜样。

  【相关链接】

  麦田里的“启明星”——乡村教师陆成文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