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取泥,火中取宝——牙舟陶非遗传承人演绎泥与火之歌-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田中取泥,火中取宝——牙舟陶非遗传承人演绎泥与火之歌

2023-12-09 10:50: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12月8日电(记者周宣妮)清晨,太阳初升,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兴陶村,51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传承人钟成贵已盘坐在电动拉胚机旁,聚精会神地拉制着“铜鼓茶壶”陶坯。

  发间略有银白的钟成贵,头随着机器节奏轻轻晃动,拉制动作娴熟而又严谨,“拉胚非常重要,在这一阶段就要把陶泥塑型成圆润饱满状,后期烧制时才不会开裂受损。”钟成贵说。

  11月2日,钟成贵在制作陶器。 新华社记者周宣妮摄

  牙舟陶器型古朴淳厚,造型独特,特色鲜明。在烧制过程中,陶器的玻璃釉能自然流淌,并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瑰丽的色彩和特殊冰裂纹理。这种独一无二的“窑变”,更是让陶器收藏家对其青睐有加。“牙舟陶器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1月2日,钟成贵拉制的“贵州铜鼓”系列茶具陶坯在晾晒。 新华社记者周宣妮摄

  钟家世代制陶,钟成贵自小便在父亲身边学陶,他对牙舟陶烧制技艺熟稔于心。“我家祖辈都在做牙舟陶,我刚会爬就跟在父亲身边学,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会做陶了”。

  历经取泥、洗泥、滤泥、发酵、拉胚、修胚、雕塑、捏塑、上釉、入窑烧制等十余道繁琐工序,一件精美的手工牙舟陶器才呈于眼前。由于长期在田中取泥,双手频频接触陶泥,每到冬天,钟成贵手掌上皲裂的纹路里便会塞满泥土,隐隐作痛,但钟成贵仍保持着原始而古老的牙舟陶器手工烧制方式。

  11月2日,在窑中烧制而成的牙舟陶。 新华社记者周宣妮摄

  对于钟成贵而言,父亲钟林甫一直是他坚持制作牙舟陶的动力源泉。每当他在老屋前搭建的工作室内捏塑时,88岁高龄的父亲都会坐在屋前台阶上无声地陪伴着他。匠人精神在父与子的默契间代代相传。

  回忆起儿时家家户户制作牙舟陶的盛况,钟成贵指着村中一处山坡说:“这里还保留了70余座老柴窑,一般几户人家会合建一座窑来制作牙舟陶。我父亲则会帮他们建窑,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窑王’。”

  11月2日,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陶文化产业园中的牙舟古窑。新华社记者周宣妮摄

  “烧窑对柴的品质要求高,粗细大小需均匀,才能更好地控制火候,让窑内温度保持恒定。过去每当烧窑前,便会有很多邻村的人挑柴来卖,连村口肉摊上的猪肉都会早早卖光。”钟成贵笑着说。

  保持对传统制陶技艺的执着,再融入现代元素和设计工艺,钟成贵近年来对牙舟陶进行了诸多创新。位于平塘县的大国重器“中国天眼”、贵州铜鼓等也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11月2日,钟成贵设计的“中国天眼”系列茶具陶坯。新华社记者周宣妮摄

  2016年,贵州省陶瓷协会授予钟成贵“贵州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20年9月,他所设计的“中国天眼”系列茶具也在第三届中国四大名陶展中斩获铜奖。

  如今,钟成贵每周还坚持去邻近学校进行义务授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牙舟陶。“同学们很喜欢上陶艺课,我也希望自己能为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虽已过了知天命之年,钟成贵仍旧坚持提升自己。他的案头常摆着一本《宜兴紫砂对话图录》,在闲暇之际反复观摩。每年还会去江西景德镇学习数次,精进自己的制陶技艺,汲取更多创新设计灵感。

  “做牙舟陶的过程中,酸甜苦辣我都尝过,但我们牙舟陶要走自己的一条路,还需不断学习和探索,壮大传承人队伍,才能让这项非遗焕发新生。”钟成贵说。

[责任编辑:吴雨 黄勇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