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12日电 拔起周边杂草,洗去石碑上的泥垢与青苔,细致地刷上白芨水,再轻轻铺上拓纸、均匀敲打,然后轻轻揭下……日前,在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座马河桥石碑碑文的拓取现场,紫云县文物古迹拓片协会工作人员专注地拓取一块距今230多年的古桥石碑。
这座古桥,原名忠义太平桥,现称座马河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时为简支石板桥,后几次因自然灾害被毁。1935年,乡坤于世祯倡仪重修,石碑上记载了乾隆年间的修建缘由与各乡绅的捐资情况。
忠义太平桥石碑。新华网发
紫云县地处乌蒙山和苗岭腹地,尽管藏于深山,历史却十分悠久,建制记载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发掘圣地,古驿道、古宅牌坊、石桥石硐、碑碣墓志、岩画等百年文物遗产、遗址众多。但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不少重要文物古迹风化脱落、破损、流失等问题日趋突出。
为保护这些历史文物,当地政府在2022年初成立了紫云县文物古迹拓片协会,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对保存完好的摩崖石刻、石雕、古宅牌坊、古墓碑碣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传拓,开展抢救性拓取工作。
“仁者寿”摩崖石刻。新华网发
在紫云印山半山绝壁上,摩崖石刻“仁者寿”三个红色大字透着280余年的岁月沧桑与大气,成为今天紫云县的地标之一。
该字为贵州提督杨天纵镌书,每字皆两米见方,如此尺寸的摩崖石刻在贵州并不多见,但过去鲜有当地人知晓“此处有字”,更不了解其前世今生,直到2022年当地拓片保护专项工作的开展。
“我从来不知道紫云还有这些东西。看了这些拓片以后,感受到家乡的历史文化还是很悠久、很丰富的,但是我们自己知道得不多,以后还是要多了解自己的家乡。”紫云县居民张小晓参观完拓片展后说。
《仁者寿——紫云文物古迹拓片集》。新华网发
2022年以来,紫云县文物古迹拓片协会7个人的工作队已拓完了300余幅作品,他们爬过悬崖、吊过绳索、搭过架子,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资金,他们反复摸索、自己制作拓包等工具……
截至目前,紫云县已发掘保护的可移动文物有800余件,不可移动文物有500余处。2024年上半年,已举办了第一次拓片展览,并出版了第一本拓片集——《仁者寿——紫云文物古迹拓片集》。翻开扉页,前言中这样写道:“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拓片,是文物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举措。”
在紫云县美术家协会主席、拓片协会成员赵玉和看来,文物保护仅仅是文化工作第一步,发掘传承、承前启后才是根本。
紫云县文物古迹拓片协会预计2025年再次举办拓片展,结集剩余两百余幅拓片作品进行出版。
“希望有更多的当地群众能看到我们的拓片集和拓片展,要让他们惊叹‘哎呀,这是我老祖宗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紫云县文物古迹拓片协会主席陆凯说,“让子子孙孙都记得曾经的故事,寻到他们的根”。(龙雨欣 邓琴 李芳琴 张媚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