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金叶飘香,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迎来了新一年的赶“烤”季。烟农谭态勇家的烤房里挂满了金黄色的烟叶,看着金灿灿的烟叶,谭态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谭态勇(右一)与家人在院坝里休息。
回乡种植“黄金叶”
谭态勇是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浑塘村人,今年44岁的他,已经与烟叶打了8年的交道。问起为何选择种烟,谭态勇笑着说,“我学历低,读完小学就没读了,出去打工只能干苦力活,虽然收入还不错,身体却累垮了,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2016年,在外务工的谭态勇选择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和他们一起种植烤烟,这片小小的叶子,不仅是谭态勇从父母手中接过的“接力棒”,还是助他过上美好生活的“金叶子”。
第一年,谭态勇尝试种植了20亩烤烟,经过一年的辛勤耕种,种出来的烟叶品质很不错,赚了4万余元。第一次的尝试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尝到甜头的他便开始扩大种植面积,20亩、30亩……2024年,他的种植面积达到了120亩,成为了浑塘村的种植“大户”。
吃了没有文化的亏,谭态勇深知科学种烟的重要性。烟叶站在推广绿色防控、烟叶养护技术的时候,他都积极去学习,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日常生产管理中去,让自己的种烟技术越来越好,种的烟品质越来越高。现在,他每亩收入能达到2700多元,一年收益30几万元。
带动实现“再就业”
“这些年种烟,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2019年,我拿种烟积攒的积蓄,修了这栋三层小楼。后来又陆陆续续买了3辆车,小货车用来运烟叶,面包车给我儿子平时出去打工开,还有一辆是给家人出门用的。靠着种烤烟,我养大了3个娃娃,有两个已经成家了,还有了两个小孙孙,一家10口四代人热热闹闹的,日子也更有奔头!”看着在院坝里玩耍的孙女,谭态勇笑着说。
烤烟种植不仅托起了谭态勇的希望,也为更多人带来希望。
谢显学对下炕烟叶进行初分。
57岁的谢显学是浑塘村的村民,年纪大的她除了种地,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自从给谭态勇帮工后,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再就业”。
“以前我就是种地卖点菜,年纪大了,重活做不了,出去打工也没人要。每年烤烟繁忙需要人的时候,我就来他家干活,已经干了6年了,一年可以挣3万多,农活不多的时候我老伴儿也会来帮忙,离家近又能挣钱!”谢显学高兴地说。
在谭态勇看来,自己一家人过得好不算真的好,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让大家都过得好,才是真的好。每到烤烟生产繁忙的时候,谭态勇都会请小工,他优先考虑了像谢显学这样年纪大,不能出门打工的村民,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
“打烟到烘烤期间,我会雇用本村和邻村近寨的村民帮忙,差不多要16个人,每年付给村民的务工工资在30万元左右。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交给他们做我放心,他们也能就近赚钱了。”谭态勇说。
轻简高效“好快省”
在谭态勇房屋院坝的角落,放着犁地机和打捆机。
“过去种烟没少吃苦,什么都要靠人力,不仅慢还成本高。之前人工一天只能打捆300余公斤烟叶,用上打捆机后,一天可以打捆750余公斤的烟叶,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工成本。生产过程中还用到犁地机、起垄机、打孔机这些,真的是又好又快又省钱了。”谭态勇笑着说。
近年来,六盘水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烟叶产业现代化发展方向,聚焦农机农艺融合、轻简生产,加快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建设,提升烟草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完善服务烟农体系,助力烟农减工降本增收。
“虽然种植面积大了,但人却轻松了。种烟过程中,有合作社提供专业化服务,覆盖了机耕、起垄、育苗、移栽、采烤、分级等各个环节,服务人员都是有经验懂技术的,让我们省心又放心。烘烤之前,烟叶站给我们做了烘烤培训,帮助我们掌握技术要点,烘烤师也常常来指导,我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谭态勇自信地说。
种下希望,付出辛勤和汗水,变“绿”为“金”收获满满,这一年的赶“烤”季谭态勇交出了满意答卷。(周姝玮 濮珍兰 张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