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5日电(卢志佳)9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酒业协会主办,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茅台杯”第二届中国酱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决赛在茅台学院举行,来自全国46家酿酒企业的90名选手共赴赛场,展开一场“舌尖上”的比拼。
9月22日,比赛开幕式现场。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新职业”
中国白酒酿造过程中有一道神秘而重要的工序——勾兑。以酱香型白酒为例,其酿造过程中有七个轮次,每个轮次的基酒风味都不相同,有着独特的特征。此外,酿造时节、贮存时间等因素,都会对基酒的风味带来不同的影响,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基酒多样性。为了让每一瓶出厂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典型风格,以及保持质量稳定,酒厂需要将不同的基酒进行“酒与酒”的勾兑,勾兑方案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就是勾兑师。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发布的18个新职位信息,勾兑师有了一个更“洋气”的名字——酒体设计师。酒体设计师被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称为“白酒的灵魂设计师”。
9月22日,选手在酒体设计操作中。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当前,风味化学、数字技术等进步突飞猛进,但由于白酒是超过3000种以上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以酒体设计这一核心环节,依然离不开人类感官的深度参与。
宋书玉认为,酒体设计技术体系是每一家名酒企业的核心技术,高超的酒体设计师是酿酒师和品酒师技术的集大成者,要深刻理解白酒的内涵,深刻掌握白酒的各种差异性,塑造出美酒的完美个性。“在掌握酿酒相关综合知识的基础上,酒体设计师还需要有浓厚的文化情怀和艺术审美。”
“酱香型白酒的勾兑设计,是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平衡。”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说,酒体设计工匠恪守匠人匠心,依靠敏锐的感官,通过几百甚至上千支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酒度、不同风格的基酒进行勾兑设计,调节不同基酒的香味物质量比关系,实现酸、醇、酯、酚等分子间的极致平衡,才能酿出高品质的酱香型白酒。
9月22日,选手在感官品评操作中。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搭建白酒人才的“练兵场”
本次入围决赛的90名选手分别来自贵州、安徽、福建、湖北、黑龙江等14个省、市、自治区的酿酒企业,选手们在各自所在省、市、自治区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都是各酒企酒体设计环节的佼佼者。
本次竞赛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理论考试成绩权重占5%,实际操作包括酒体设计和感官品评,权重占95%。酒体设计操作又分为酒体设计方案和酒体设计作品两部分,参赛选手需提交“最大化”和“最优化”两个酒体设计方案和作品。
9月22日,选手在酒体设计操作中。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我们想通过大赛选拔一批国家级酒体设计师,切实肩负起产业技能人才持续提升和中国白酒酒体设计技能不断进步的重任。”宋书玉说。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办公室主任郭强表示,此次大赛的举办,是对我国轻工酒体设计职业技能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验,是优势产区名酒品牌龙头企业文化与工艺的展示,是酒体设计师对中华文化在酒体当中的领悟与描绘,是对千城千态、千酒千味的表达,对拓展人才成长渠道,壮大酒体技能人才队伍,促进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月22日,选手在酒体设计操作中。新华网 卢志佳 摄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的参赛选手分获比赛前三名。
来自贵州茅台的获奖选手江君说,自己是连续两年参加“茅台杯”酒体设计大赛,主场作战相对有心理优势,但是最大的心理优势是来自于每天100多支基酒的品评,以及在茅台工作的积累。“我们有丰富的基酒样本供我们训练,也有技艺高超的酒体设计团队做支撑,这次比赛获得二等奖有自己的努力,更是团队的成绩。”
9月22日,选手在酒体设计操作中。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来自贵州醇的获奖选手刘丽表示,她对这项工作非常有兴趣,参赛前参照去年的比赛规则模拟了很多次。“这次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其他酒厂的酒体设计师,品评了其他酒厂的轮次酒,最重要的是让我更加确认,自己选这行没有选错,我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酒体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