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一流 贵州电网构建输电自主“看诊”模式-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创一流 贵州电网构建输电自主“看诊”模式

2024-10-31 18:37:11  来源: 贵州电网

  “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我们高效安全飞行了39837架次,共计11.7459万基杆塔。”南方电网公司贵州智能作业中心智能作业部总经理杨恒介绍,共计采集169.85万张图片,累计发现缺陷3.23万处,同比2023年,检出率提升217%。

  自成立以来,南方电网公司贵州智能作业中心积极探索“司机模式”以及“固定+移动”机巢一键起飞技术路线,以数据为基础,用数据决策提出措施方案,实现以“数据流”赋能数字输电业务。

  “数据流”驱动电网本质安全建设

  获取数据的本质与核心是通过数据实时了解设备健康状态,并基于此输出运维策略辅助生产,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共计有4.9万公里输电线路,传统的输电线路日常巡视需靠大量的人力,同时因山区信号较差的原因,相关巡视数据回传会有延时性,不仅耗时费力,所采集数据没法满足“数据流”指挥运行“快”“准”的要求。

  如何高效及时获取数据?对重要交叉跨越、密集走廊、县域全停等高风险线路,根据设备数据监控需要,智能作业中心开展布点优化,统一规划采集终端配置,计划规划部署11000多台在线监测终端。

  “目前我们已安装了6100多台,从而实现对输电关键重要线路状态全域、全量感知。”杨恒表示,对输电线路隐患区段(隐患点)在线实时监测,能有限支撑各供电局减少人力特巡的投入,提高山火、外力、地质隐患、重要跨越等异常状况的及时发现与管控。

  截至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已累计处置告警121万次,传递外力、山火等告警1121次。

  “与输电线路设备健康状态相关的数据是多维度的。”智能作业中心数据分析部李瑾介绍,不仅要掌握设备本身实时状态的运行数据,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历史数据、环境数据,“这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系统”。

  据了解,智能作业中心建立了输电运行支持系统,接入网级防灾减灾系统信息,融合收集1952年以来收集的电网运行数据、政府水文数据、泥石流等数据,实现“九防”业务数据实时获取。

  “我们与贵州省应急厅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将贵州电网输电可视化系统以专网形式接入省应急厅,实现凝冻、森林火灾、大风等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互通。”杨恒介绍,根据全量气象预测数据,能有效开展针对性的防控,确保输电线路本质安全运行。

  “数据流”培育电网新质生产力发展

  “数据流”不仅是本质安全数字化转型阶段的新形态,更是电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推动组织机构变革,发展方式深度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上智能化升级。为深入推动输变配智能运维水平与能力提升,公司总体从“运维智能策划、运行智能巡检、数据智能分析、作业智能操作、安全智能管控、风险智慧防控”六个方面开展规划,成立了智能作业中心,全面推动输电线路巡检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自成立以来,智能作业中心以数据为核心,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生产过程,不断创新生产方式,保持竞争优势。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信息共享,精准控制生产环节,实现精益管理和精确化运营,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截至目前,我们已建立输电计划、缺陷的透明化数字看板,实现作业计划智能派发,数据自动回传,数据穿透至各供电局,设备状况一目了然。”智能作业中心总经理虢韬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超期计划下降8.3%,临时计划下降21%,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也包括技术和业务态模式层面的新创性。

  “作为南方电网公司唯一省级智能作业集约单位,智能作业中心总结双主人业务开展经验,对其进行固化,形成30余份标准制度,有10份标准制度升级为网公司层级。”虢韬表示,围绕运行集约化,自主研发形成“蚁群算法功能”的网格点自动规划及“依靠GPS+北斗RTK定位技术及高精度数字化输电线路地图激光采集技术”的自动驾驶两大核心技术。(王兴兰)

[责任编辑:邓娴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