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黔西南州博物馆的33件可移动文物正在修复中,通过文物修复师的点睛之手,将于今年年底华丽转身。
今年4月份,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扶持,黔西南州博物馆启动两个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对交乐汉墓群出土的青铜文物33件套进行修复。
青铜器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氧化侵蚀发生粉状锈,很多文物早已失去原有的光泽,面目全非。除锈,成了文物修复的“必修课”。
“加固,清洗,脱盐,塑型,打磨,每一件青铜器文物,都要经过十多道工艺,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恢复原貌。”文物修复师刘慧云介绍:“文物修复,要认真对待,首选是保护文物本体的安全,需要修复和补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设计方案把它做好,作为修复的人员,一定要本着敬畏的心情,对老祖先留下这种文物,既要认真仔细的对待,也要把这个文物,本体给他修复完整,给他展现在观众面前。”
文物为媒,梦回千年,对话历史,解读过往。沉寂千年的文物呢喃细语,娓娓道来,在修复师的手中一片片、一点点地修复完整,重获新生。
州博物馆启动的两个可移动文物修复项目,目前正在有序进行,今年年底,修复后的文物将亮相州博物馆,并以近乎原貌的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通讯员 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