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鄢家山安置区“因圈施策”,搬迁居民“缺什么、补什么”,打造“15分钟生活圈”——
“一刻”即达的幸福
在独山县鄢家山安置区,个性化、多元化的“15分钟生活圈”,让搬迁居民体验到“一刻”即达的幸福生活。
清晨的阳光明亮而透彻,一栋栋浅黄建筑沐浴在旭日的金辉中,绿茵草坪生机勃勃,美好的一天开始了。7点30分许,社区幼儿园传来欢快的童谣,家长们在音乐的陪伴下将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
“从家里走到幼儿园只要8分钟,再去上班的时间都很充裕。”叶小芳是移民搬迁户,她口中的幼儿园,是在广州市黄埔区帮助下,独山县鄢家山安置区建成的一座现代化幼儿园。
作为东西部协作广州对口帮扶项目,鄢家山黄埔幼儿园建成后,解决了鄢家山易地移民搬迁及周边村寨400余名适龄幼儿入园问题,配备了优秀教师、现代化教学功能室,社区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良的教育环境。
2018年从独山县基长镇林盘村搬到鄢家山以来,5年切身体会让叶小芳感慨万千。社区里有农贸市场、便民超市、社区医院、社区警务室、储蓄银行等,居民在社区里转一圈,就能解决买菜、办事、看病等问题。
“快递还能上门服务,这太棒了。”叶小芳笑道。
15分钟是时间尺度,也是幸福尺度,衡量着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和生活质量宽度。
近年来,独山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推进建设移民搬迁群众便民生活圈建设。
鄢家山社区“因圈施策”,积极争取中央、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和基础配套等项目,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医疗卫生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社区宜居环境。
生活便利度的提升带来了群众幸福感的提升。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则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坚实的生存保障。
压线、包边、缝纫……鄢家山社区的贵州钧裕皮具有限公司车间,伴随缝纫机的哒哒声,工人们分工有序,将一片片布料组合制成一个个款式新颖的箱包。
“车间建到家门口,不用在外奔波,能挣钱能顾家,干起活来心里也踏实。”该公司员工韦良会高兴地说。
为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就业,鄢家山社区利用广州市黄埔区帮扶资金,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就业帮扶车间,引来广州企业从事箱包生产,为社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工厂”。公司采取“保底+计件工资”形式柔性管理,有效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鄢家山社区还建成食用菌房24间、创业商铺50个、帮扶基地20亩、农贸市场、农产品初加工车间等产业配套项目,将创业店铺、帮扶基地、电商服务站等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出租给社区搬迁群众自主创业,让搬迁群众切实享受到“下楼上班、上楼回家”的15分钟就业生活圈。
个性化的生活圈也获得搬迁群众的频频点赞。社区现有搬迁户1589户6911人,许多群众从深山搬迁而来,为了让大家在新的家园找到归属感,社区根据群众需求,将闲置的20余亩土地整平规划,创建了“微田园”。
“自从签领‘微田园’,我就种上了豇豆、西红柿。”刚从“微田园”采摘豇豆回来的罗遵应,麻利地收拾新鲜蔬菜。离开常年劳作的土地,刚开始真有些不适应,现在只要几步路的工夫,就可以到自家园子种果蔬,非常方便。
“微田园”的建设,不仅为社区注入活力,留住搬迁群众的乡愁,也丰富了大家的“菜篮子”。小小“微田园”让搬迁群众耕耘起自己的“新生活”。
“我们社区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开展老年人集体过生日、四点半学校陪伴等活动,提升搬迁群众的融入度、幸福感。”鄢家山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赵远盛说,社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和完善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将鄢家山社区打造成为宜居便民、多元复合、美丽健康的社区生活圈。(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雷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