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感动贵州】余庆杨再学:坚守治鼠一线 守护沃土良田-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中国网事·感动贵州】余庆杨再学:坚守治鼠一线 守护沃土良田

2023-10-30 18:46:02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杨再学,男,1964年1月生,余庆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推广研究员。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37年,特别是1996年4月开始负责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工作27年,肩负起全省农区鼠害监测与治理工作的重任,在鼠害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贵州省鼠害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部分研究成果填补我国治鼠领域空白。

  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国家、省、市鼠害科研项目24项,获资助经费840余万元,发表论文175篇85余万字,出版鼠害著作20部200余万字。制订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地方标准6项、贵州省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植保行业标准3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28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0项,市(厅)级奖励18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该同志是全国知名灭鼠专家、贵州鼠害防治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2018年9月获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任资格。自1986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长期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特别是1996年4月担任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以来,肩负起全省农区鼠害监测与治理工作的重任,在鼠害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是全国知名灭鼠专家,贵州省鼠害防治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2018年9月获专业技术二级岗位聘任资格。

  1、获科技成果奖28项,其中,省(部)级10项,市(厅)级18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1)主持完成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增纯收益1.682亿元,获2003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2)主持完成的“农区害鼠种群生态及监测治理标准体系研究”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纯收益1.024亿元,获2016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

  (3)主持完成的“农区害鼠监测预警及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构建与应用”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新增纯收益14.82亿元,获2022年贵州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1。

  (4)主持完成的“农田鼠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应用推广”项目,新增纯收益3.806亿元,获2009年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排名第2。

  (5)主持完成的“贵州省农区害鼠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纯收益21.3亿元,获201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排名第2。

  2、获得各级先进个人表彰30余次

  (1)贵州省第三批省管专家(2005年;2011年第2次续聘;2019年第3次续聘)

  (2)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

  (3)全国先进工作者(2010年)

  (4)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首批“百层次”人才(2015年)

  (5)遵义市“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2019年),全市首次仅评选2人。

  3、获计算机著作权1项

  (1)《中国农区害鼠监测记录及黑线姬鼠种群数量预测预报系统》,2017年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排名第3,在国内推广应用,解决了黑线姬鼠“有效预测、精准防控”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精准监测预警的目标。

  4、发表论文175篇85万字

  先后在《生态学报》《植物保护学报》《Crop Protectio作物保护》《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英国皇家学会期刊B卷:生物科学)》等35种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75篇85万字(SCI论文2篇),研究论文紧密生产实际,针对贵州鼠害防治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为我国鼠类研究积累了大量具有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参考文献资料,多项研究成果填补我国治鼠领域空白,不仅对贵州省农区鼠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指导全国农区鼠害防治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有22篇论文获全国、省、市(州)优秀论文奖。

  5、出版著作20部200余万字

  先后在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鼠害著作及图书20部200余万字(独著或主编10部185万字),丰富了我国农区鼠害防治研究资料,为我国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1)独著的《中国黑线姬鼠及其防治对策》,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我国近50年来有关黑线姬鼠研究取得的成果及防治技术,属我国黑线姬鼠种群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对策研究方面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在我国同类专著中处于领先水平,2010年获“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2)独著的《中国小型兽类年龄鉴定方法》,研究汇集我国食虫目、兔形目、啮齿目3个目66种小型哺乳动物的年龄鉴定方法,填补了我国小型兽类年龄鉴定研究的空白,丰富和完善了我国小型兽类种群年龄鉴定方法。

  (3)主编的《农区灭鼠100问》,2006年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农业部评定的全国服务于“三农”优秀图书。

  6、制订鼠害标准13项

  先后制定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地方标准6项、贵州省农业行业标准2项、贵州省植保行业标准3项。其中,在国内率先针对单一鼠种制定了黑线姬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褐家鼠5种主要害鼠的监测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尚无针对单一鼠种制定监测技术标准的空白,这对于开展我国主要鼠种的预测预报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实施国家、省、市级鼠害科研项目24项,获资金840万元。先后主持或参与实施国家、省、市级鼠害科研项目24项(主持14项),获资助资金840万元。

  (1)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百”层次)项目》,经费160万元(省科技厅100万元,遵义市科技局配套60万元) 。已结题验收,考核获优秀等次。

  (2)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技术合作项目《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经费150万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00万元,农业农村部配套30万元),让贵州鼠害研究成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已结题验收。

  (3)遵义市首批市级人才基地项目《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人才基地》,经费50万元(遵义市委组织部50万元)。目前正在实施中。

  (4)中国—新西兰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鼠害爆发预警及可持续控制技术合作研究》,经费4万元(全国农技中心4万元)。已结题验收。

  8、鼠害防治人才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得到各级认可和肯定

  (1)1996年4月,被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委托为贵州省农田鼠害研究协作组主持人,负责全省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至今27年。

  (2)2011年4月,所带领的余庆县被农业部授予农业部农区鼠害观测试验基地,成为全国第二家正式挂牌的农业部农区鼠害观测试验基地,也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在纯高原地区的农区鼠害观测试验基地,并于2018年9月入选遵义市首批市级人才基地,2020年6月被授予贵州省鼠害防治人才培训基地。

  (3)所带领的鼠害人才团队入选遵义市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遵义市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专家工作站,

  (4)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模式,2018—2023年,举办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4期,培训学员120人,其中,贵州学员95人,山东、甘肃、四川、云南、海南、河北、山西、湖北、广西、新疆和中国农业大学学员25人,在我国创新构建了以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为核心的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国鼠害防治人才培训经验和模式,得到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推动全省及全国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与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共同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0名。

  【相关链接】

  杨再学:鼠口夺粮36年

  “良田守护人”杨再学

  杨再学:坚守治鼠一线 守护沃土良田

[责任编辑:刘昌馀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