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南明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坚定不移“强三农”,推动农业发展稳中提质,农村“五治”成效明显,农民增收稳中有进。
永乐美景
这一年,农业发展稳中提质。
全区完成蔬菜播种面积13500亩、产量22535吨,同比增长9%;水果产量12722吨,同比增长10.51%。全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143.5亿元,农产品加工转换率预计达64%。在永乐乡实施桃产业提质增效2350亩,辐射带动6000亩果园整体提质增效,建成市级夏秋优势蔬菜示范保供基地2000亩、区级秋冬蔬菜扩种增效1500亩,建成贵阳桃种质资源圃及良种展示评价基地30亩,完成桃种质资源收集70个,完成食用农产品定量检测900批次,完成食用农产品果蔬快速农残检测341批次。
其中,围绕“一乡一业”桃产业全产业链谋划,实施市级桃产业强乡、桃产业园重点项目,围绕300亩桃产业示范园建设,深化与国家桃技术体系贵阳试验站合作,在永乐乡乐桃公司基地成功挂牌“贵阳贵安果树试验示范站暨专家工作站”“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科研试验基地”2个牌子,逐步将南明区乐桃公司培育为桃领域的龙头企业。此外,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一届桃品鉴会暨桃品种展示会,永乐乡特色专业乡(桃)获市级认定;围绕“一村一品”定位和桃品种更新换代,在永乐乡各村布设实施桃品种更新换代引种示范项目,采取“核心+带动”模式,建设桃产业示范面积552亩,永乐乡5个专业村获市级专业村认定。
同时,积极对接合力生鲜、惠民生鲜、首杨水果等各大商超,加大永乐乡农产品在油榨街、青云市集、花果园直销点的布局,开展直播带货,线上线下大力宣传、销售农产品,进一步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南明区桃农喜迎丰收
这一年,农村“五治”成效明显。
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先行”的思路,以永乐乡128、140县道综合整治为重点,筹措资金0.9亿元,实施农村“五治”项目16个,其中,市级目标任务3个已完成;区级项目13个,已完成11个,有序推进2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治房”。完成宜居农房改造建设300户;实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1667宗,确权登记颁证1719宗,完成率103%。
精准“治水”。在永乐乡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1座;实施红岩村晒田坝人居饮水提升工程,解决当地158户630余人生活饮用水“跑冒漏滴”等问题。
闭环“治垃圾”。新建垃圾收集点51个,改善提升自然村寨收集收运点10个,收集收运亭41个,永乐乡村庄外运垃圾减量达88.2%。
标准“治厕”。在永乐乡水塘村新建公厕1个;实施生态公厕项目3座,实现“零成本管护”,“改厕”成果持续巩固。
齐力“治风”。全区红白事累计备案登记1404起,其中红事128起,白事1276起,有效宣传劝阻18起;多形式开展“治风”200余场次,逐步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的文明新风尚模式。
在全市农村“五治”考核中,南明区上半年排名第二,三季度排名第一。
永乐美景
这一年,农民增收稳中有进。
一方面,围绕永乐桃产业发展和桃专业村实际,新增培育种植大户51户,其中获得市级四星级表彰1户;依托永乐桃产业体系和蔬菜种植优势,积极引导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符合家庭农场申报创建,新增家庭农场5户;鼓励合作社入股量化到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合作社市场经营能力,规范壮大合作社5家;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新增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家(贵州怡果鲜农产品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聚焦闲置农房盘活,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农家乐等新型休闲农业,盘活经营闲置农房22栋。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公司+村集体+村民”桃产业发展合作模式,村集体宣传动员村民与乐桃公司合作,村民按乐桃公司提供的品种、种苗、技术标准打造桃园,产出后由该公司统一销售,产收后享有每斤0.2元分红。创新村集体发展模式,开展村集体经济“1+1”试点,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组建混合制公司,实施农家乐餐饮和最美采摘果园等项目,全区(含双龙)4个乡29个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2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
桃农创新改良艳红桃,产量大增
下一步,南明区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农民主体”全面推进示范引领,加快推进果蔬优势产业发展,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余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