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贵州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持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厚植“美的教育”理念,聚焦“七大提升工程”目标任务,让“大基教”更加突出公平发展,“大职教”更加突出融合发展,“大高教”更加突出错位发展。
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公办强校计划深入推进。截至2022年底,贵州新建改扩建100所公办幼儿园。以乡镇中心园为支点,建设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200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24所、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3.4万个。组织开展第二批公办强校计划项目学校遴选工作,遴选项目校1011所。争取到教育部举办附属中学的部属高校托管贵州省5所县中。
教育结对帮扶成效明显。去年8月1日,贵阳市云岩区教育局与黔西市教育科技局教育深度融合交流座谈会在黔西市举行。贵阳市第十九中学与黔西市协和中学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贵阳市实验小学与黔西市协和小学、石人小学分别签订对口帮扶协议;贵阳市实验幼儿园与黔西市协和中心幼儿园等分别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城乡教育交流、融合发展更加深入。
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高中教育更有特色,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中,贵州省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高职组获一等奖5项,共获奖90项,排名跃升至全国第13位;中职组获一等奖2项,共获奖40项。大力实施“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部省共建“技能贵州”有序推进,全省职业教育水平质量进一步提高。
“转变培训方式,充分调动茶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绿色防控技术落地生根。”在去年3月举行的沿河自治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民田间学校开班典礼上,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金林红说。
这是贵州省第一间以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为主题的农民田间学校。金林红及其团队将在学校为当地茶农讲授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养和筛选一批地方技术带头人。此外,团队还深入全省各产茶区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为贵州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普及推广打牢人才基础,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科研力量。
贵州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提升工程,坚持“做强贵州大学、做大省属高校、做特市(州)高校”部署。去年,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贵州大学植物保护学科被评为“A-”,实现贵州省A档次学科历史性突破。贵州大学获批建设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149个。
大学生创业就业活力迸发。在去年4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贵州斩获3金6银42铜,奖牌总数51枚再创历史新高。
思政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都不缺乏爱国情怀,我们的爱国之魂就附在这片殷勤的土地上。”近日,在桐梓县海校街道中心学校升旗仪式上,师德标兵李正花老师正在为全体师生作主题宣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去年5月,桐梓县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组织38名师德标兵走上讲台开展思政宣讲,让思政教育沁人心。
“美的教育”深入人心。贵州教育系统于2020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美的教育”理念,近年来,贵州坚持以“美的教育”理念激发广大师生红心向党、攻坚克难的激情,谆谆不倦铸牢师魂推进“大思政课”全员育人,多措并举引导教育系统向美而行、循美而进,“美的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聚焦“大基教”“大职教”“大高教”,贵州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扎实抓好“七大提升工程”,大力推动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完善教育发展体系,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到2023年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2025年提高到9.5年,2027年提高到10年,2030年力争提高到11年左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记者 罗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