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八)丨转型发展路上,凉都茶产业迎春天

2022-01-24 16:01:26  来源: 六盘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1949年前,六盘水境内的六枝特区郎岱县归宗、戈厂有小面积茶园,但“常被忽视”,导致茶树衰老,茶园荒芜。盘县羊场区九村、西冲存有茶树零星种植,无成片茶园。

  新中国成立后,万象更新。六盘水茶产业经历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短暂停滞期后,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奠基期、70年代的发展期、80年代的摇摆期、90年代的恢复期。经过不断的发展,当前六盘水市正全力推动茶产业朝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凉都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春天”。

  1959年后,进入大面积茶叶种植与产品开发。1980年后,因前10年茶叶生产发展较快,茶园建园基础较差,管理粗放,茶树老化,产量质量降低,全市种茶增长速度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六盘水市开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努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同时,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得到相应的发展,全市农业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农业基础脆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村贫困面仍然较大。六盘水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为山区特色农业尤其是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六盘水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生产潜力,找准农业发展的路子,拓宽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这个重大历史任务摆在了六盘水人的面前。

凉都茶园风景美如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六盘水市茶产业发展较快的时期,茶被定为对市内山地进行综合开发及珠江上游水土保持的主要开发作物之一。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当地人民不懈的努力下,一系列鼓励茶产业加快发展政策的落实,六盘水的茶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相关链接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一)丨溯源凉都茶事:比《茶经》还早400年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二)丨盘州彝族“爬拖”,隋唐就有了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三)丨宋朝茶文化风靡,凉都也不例外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四)丨凉都“茶话会”,原来是“马头”专属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五)丨凉都“贡茶”,起于明朝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六)丨古茶树,看“木城”的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七)丨启“茶科研”先河,是郎岱人干的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八)丨转型发展路上,凉都茶产业迎春天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九)丨彝族“三道茶”是龙天佑的原创

  凉都水城春的故事(十)丨“煤都”出好茶,有据可循

[责任编辑: 刘昌馀]

相关阅读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81662